北科人物

FIGURES

李淳:用符号美学浇灌心灵

2020-07-07
单位(作者):教师工作部

李淳,女,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工业设计系副主任。

e13e4b4d4845eff2ebab393a49af7aac.jpg

李淳老师曾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论文,承担和参与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设计项目20余项。个人设计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旋转的硬币”798国际工业设计展银奖、中国“包装之星”金奖与优秀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等10余个重要奖项。作品还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曾荣获“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称号。

坚定必胜信心,疫情期间变身“女主播”

积极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探索艺术设计课程线上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在新冠疫情期间,李淳老师为实现设计类课程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克服困难、全力投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上进行了积极尝试,迅速成长为一名得心应手的“女主播”。记录她网络直播授课经历的《从阳台“蜗居”走出的“女主播”——记我的“别样”直播经历》一文,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工会“抗击疫情,巾帼展风采”征文类一等奖,并在《劳动午报》进行了报道。

坚守育人初心,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李淳老师将教书育人作为基本职责,以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针对当下设计专业人才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发展趋势,将教学内容与设计趋势、产业发展、学生就业相结合,积极探索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体系。其中,由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基于产学合作的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的“知识—能力双体系”的教学模型,总结了产学合作方式与形式,完善了系所“产学合作”的专业教学机制。该成果先后获得27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李淳老师共主讲4门本科课程,1门研究生课程,此外还承担了本科生认知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她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确定从专业基础到专业能力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科学、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对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素养——复合型综合设计能力——问题意识与设计研究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经过努力,她的教学能力与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督导专家和学生的肯定。2016年入选“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学骨干人才”。曾获北京科技大学 “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两门课程入选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项目。指导学生在“未来之星”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中国“包装之星”创意奖等设计竞赛中获奖40余项。

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参加北京市教委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1项,北京科技大学重点教改项目1项;主持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与教研项目4项;重视交叉学科背景下的专业融合与人才培养,主持本专业《人工智能与设计学科交叉背景下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精品文科项目,关注人工智能对创新设计教育以及建设设计一流学科的积极作用,探讨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信息交互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三个学科方向进一步融合的可能性。

坚持润物无声,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

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力争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李淳老师结合课程特点,在《设计导论》课程中讲授中国设计史,诠释中国传统造物理念;《图案设计》中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分析图案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思维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结合今年疫情现状,她在《视觉形象设计》课堂上设置了《疫后湖北加油——农特产品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选题,引导学生以同理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个人所学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以设计思维、设计意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坚持服务社会,发挥专业优势助脱贫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负责系所的研究生教学和设计学科评估等工作。积极拓展与企业的项目合作,承担20多项企业、团体的设计任务。以设计助力扶贫工作,带领学生完成秦安农特产品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湖南洪江区、新疆昭苏县建立项目合作,设计完成全域旅游视觉形象,助力当地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

坚定真情付出,做实做细当好班导师

李淳老师先后担任了12级、16级设计专业的本科生班导师,利用自己作为专业老师的优势,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帮助学生适应大学专业学习与生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并向学生提供各种专业信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她本人也先后获得2012-2013学年、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学校优秀本科生班导师称号。

自担任17级、18级、19级全程导师以来,她与学生建立微信群,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与学习状态。针对17级学生,她主要关注学生专业学习状态;面向18、19级学生,她注重解答其专业学习困惑,通过指导学生参加SRTP项目,在专业学习层面实现与学生的深度交流。

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使她愈加坚信:只有用心、尽心、有爱心,才能做好一名学生认可的好教师。“How we teach is what we teach”,以身作则、勤业乐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才不辜负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责编:杜嘉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