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人物

FIGURES

刘应书:求真力行做科研 春风化雨育人才

2020-09-23
单位(作者):党委宣传部

640.webp.jpg

刘应书,中共党员,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气体分离工程研究所所长。刘应书长期从事气体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主持包括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攻关6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评北京市师德榜样、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取得授权专利87项,多项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亿元。如今,虽已年逾花甲,刘应书仍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呕心沥血开展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攻关及教书育人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人才培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风火山上的送氧人

“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这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一段生动的描写,里面提到的高原制氧站,就是刘应书作为技术带头人成功研制和开发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

一直以来,风火山被藏区人民誉为“生命的禁区”,而作为青藏铁路重点控制工程,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进口轨面海拔4905米,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常人在此行走尚且吃力,更别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为解决建设大军缺氧问题,刘应书带领团队,忍受高原缺氧痛苦、冒着急性高原病风险,从格尔木、西大滩、五道梁、风火山、沱沱河,一直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一路上他们搞设计、做实验、勘现场、试设备,高原跑了五六十趟,有时在帐篷里一住就是20多天。经过2000多组工况实验,他们终于攻克高原低气压和昼夜温差影响制氧系统的世界级难题。其成果也被迅速推广至青藏铁路建设全线,创造了5年15万人次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世界奇迹。该项目也由此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项目成功了,刘应书的身体却付出了巨大代价。长期劳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一度在家20多天下不来床。更为严重的是他频繁进出高原,植物神经出现紊乱,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时一晚睡眠会出现270余次呼吸暂停,最长持续近1分钟。他不得不使用呼吸机辅助睡眠,否则便有生命危险。虽然留下无法逆转的病根,但他却并不遗憾。他更在意的,是项目的成功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和家庭,并带来了巨大社会效益。当地越来越多的兵营、宾馆、写字楼安装了制氧设备,吸氧的理念在雪域高原得以广泛传播。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目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当我们惊叹于国家医学防控奇迹时,不能忽视的是病患充足的氧气保障。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得知病患供氧吃紧的刘应书便开始考虑研制适合SARS患者安全用氧的微型制氧机。通过技术攻关,他成功研制出SARS患者专用变压吸附制氧机,这一成果也为新冠肺炎治疗用氧提供了技术范本。

长期以来,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聚焦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用他的话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更好的应对首都雾霾问题,他开发了空气中的PM2.5以及烟气中的SO2、NOx净化技术,通过将烟气中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开辟出一条既产生环保效益又带来经济效益的大气治理新途径。目前,该项目的吸附材料、资源化工艺及设备研发等技术路线已经打通,并已进入示范工程建设阶段。此外,为了解决国家战略资源之一的焦煤紧缺问题,他率先研发了贫煤、贫瘦煤高炉喷吹成套技术,进一步优化国家战略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其系列研究成果现已得到大面积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他个人也凭借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刘应书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源自于他孜孜不倦的付出,他的勤奋与刻苦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在教学工作中,刘应书先后开设《气体资源学》、《工业生态学》、《创新思维及其科学方法》等创新课程,而对教学一丝不苟的他也深受同学们喜爱,连续多年评教处于全校领先。

在育人方面,刘应书在长期的实践中,提炼了“礼、信、勤、洁”四字,以身作则地贯彻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懂礼貌、讲诚信、重勤奋、爱整洁的高素质人才。平时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课题组几乎每位同学都曾在凌晨两三点收到过老师修改论文的意见,从选题把控到标点使用,一篇论文他通常要修改好几遍才放心。同学们都说,刘老师是老师,也是朋友,是长辈,更似亲人。2015级本科生王翼修完新生研讨课后,专门给他写来一封信:“刘老师,想和您说声谢谢,这半年以来多亏有您的教诲和陪伴。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您这样的大师,(让我)既仰望,又深深叹服。您对我们关爱关照,既重视求知,又重视做人”。在他的指导下,王翼先后斩获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励,毕业后保送至清华大学深造。

生活中,刘应书总被称作“大咖”、教授,但他常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的愿望就是更多地帮助青年成长,让他们能为国家征服更多的“风火山”。这就是刘应书老师。

(责编:杜嘉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