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人物

FIGURES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10-12-10
单位(作者):新传社杨振韩燕

                      

——记采访新生军训演讲比赛一等奖得主徐聚民

    徐聚民,一个来自四川宜宾的小伙子,以一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演讲将本年度的新生军训推向了高潮,替90后的他们“平了反”,为90后的他们鼓了掌,给90 后新生以“集结号”般的号召力:路漫漫则其修,何惧于苦困?任重而道远,怎休于坎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90后当自信于前,放声而啸,我主沉浮!

    徐聚民,现在数理学院数学1001班,是一个极为认真干练的小伙子。在2010年新生军训演讲大赛中通过层层选拔,以最高的成绩荣获一等奖,给全体90后的新生以莫大的鼓舞,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钦佩。然而他荣誉光环背后的不懈坚持与踏实努力,更需要我们去称慕和学习。自强是一种习惯。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备受父母的关爱。但父母的这种关爱并不是一味地满足他的要求,让其融化在溺爱之中,而是将提高孩子的思想品行和生活能力作为对孩子最好的关爱。这对值得我们敬爱的父母从小就对徐聚民言传身教,在假期里给他安排各种在我们看来不该那个年龄的他去做的事情来磨炼他,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小学六年级腊月,他在街上帮一位擦鞋师傅给路人擦鞋;初一暑假,他在一家餐馆给人家当服务员;初二寒假,他被送到山上栽竹子;初三毕业后,他又到军队里当了一个月的兵……高三毕业,父母又安排他下煤井体验矿工的工作和生活。在这之中,他吃过辛苦挤来的五毛一顿的午饭;他惹恼过客人、吵过架、道过歉;他被粗重的竹子硌肿过肩膀……他体验到了什么叫纪律,什么叫苦;他明白了底层人们的生活,明白了怎样尊敬他人。正是这种锻炼,塑造了一个坚强自信而又独立自强的钢院“铁人”。

    责任心在社会历练中发芽成长。亲历过汶川地震的他,对汶川发生的点滴感受颇多。当时身在泸州的他作为班里的团支书,细心安排同学们的寝食,积极组织街头募捐活动……在帮助别人的点点滴滴中,他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提升锻炼,使他变得更加的坚强。

    徐聚民说:“在准备演讲稿时,他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份演讲稿来对待,更把它当作一张出师表抑或是一份军令状。”因为从小喜欢军人气质的他希望用这一演讲呼吁和号召90后群体自觉培养一种军人的气质,英雄的作风。为了这份稿子,他在深夜替他人执勤时借着路灯思忖速写;他能字字句句地研读,反反复复地改写,斟酌推敲以求最佳;他能不断地在同学中讲演,克服讲话时的紧张和不适。他让我们相信无论任何难事,坚持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徐聚民总会提到,我们是一个团体,没有全团的支持,我只是个菜鸟。采访中,他不断强调自己能在这次讲演比赛中得到莫大的号召力,不只在于自己的能力,更大一部分在于辅导员和周围兄弟们的鼓励和帮助。“最初,我一直胆怯,因为我的普通话很不标准,”徐聚民说,“是兄弟们支持我报名参加了比赛;演讲前准备的时候,是他们日日夜夜认真地听他试讲,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于每一个发音上替他纠正,帮助他改进。”正式演讲的时候,当徐聚民讲到“我们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对不对?”时,下面高声应道“对!”;当他演讲到“歃血为盟,誓死相随,好不好?”时,下面齐声应道“好!”。他感慨万分地告诉我们,团队意识是他从军训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有人会说,成功地男人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但我说,成功地个人背后必然会有一支强大的团队在为他鼓劲加油。

    我们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但这位90后的小伙子所迸发出的朝气、自信与激情,却让我们由衷赞服与感动。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90后特征的更加深刻的思考。

    90后这一备受社会争议的群体,如今真正成为了高等学府的生力军。当他们带着张扬的个性涌入这片象牙之地时,人们都抱着一种异样的眼光,慨问:他们能否克己之杂弊,促学院之新上?的确,90后,在很多人眼中是贪玩,懒惰,无责任心,无远大理想,习惯浪费,难忍艰辛的一代。但从徐聚民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并非所有的90后都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他们当中也不乏品格坚忍,能力不凡的领袖。像徐聚民这样的90后,积极进取,独立自强,实为很多优秀的90后之缩影。我们期待也坚信:细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90后,经过时间的磨砺与捶打必将成为主宰世纪沉浮的一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