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扶贫“扶上马”还需“送一程”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的会议中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教育扶贫在...
2020.12.10 -
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行与思)
教育部日前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广大高校来说,建构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要在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重要作用的同时,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党的全面领导“硬起来”。建设好课程思政,关...
2020.12.06 -
“金课”提升大学育人“成色”(凭栏处)
《悖论:思维的魔方》《形势与政策》《汽车底盘构造》《大数据与城市规划》《人格心理学》《中国传世名画鉴赏》……教育部近日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批被喻为首批“金课”的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覆盖各省份和所有本科专业类。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旨在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积极参与,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
2020.12.06 -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高校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重要论述,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
2020.11.26 -
扭转教育功利化导向重在各方协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扭转了育人偏向,回归了育人初心,瞄准了顽瘴痼疾,扭转了功利导向,内涵精深。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找准能使《总体方案》落地生根且务求实效的着力点,使我国教育步入更加健康发展轨道,需要政府、高校及教师个体等各方共同发力、共同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
2020.10.22 -
教育评价改革,关键在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习...
2020.10.22 -
论教师“双核要素”中的信息素养
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的召开,规划部署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开启了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进程中,强化各级教师的“双核要素”、 强化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是适应信息社会、在线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发...
2020.09.25 -
研究生导师既要授学问也要教做人
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意义重大。应该说,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但导师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导师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该履行好角色的双重内涵,兼顾好学业指导与做人引导,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
2020.09.22
最新阅读
更多>-
2022.03.24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
2022.03.24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能只为“蹭热点”
-
2022.03.24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2.02.11
创造开放环境 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
2022.01.05
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
2022.01.05
大学生就业去向反映社会变化
-
2022.01.05
落实“应考尽考” 呵护每一位学子的读研梦
-
2022.01.05
应当重视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
-
2021.10.15
教育部:让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
-
2021.05.27
应届生“就业难” 为何还有人选择“慢就业”
-
2021.05.20
“天坑”可以成“富矿”: 传统工科专业应改造升级跟上时代步伐
-
2021.05.13
如何带文科研究生的“研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