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式”录取通知书是认识大学的一张名片
经历一场特殊的高考,再熬过暑假的忐忑等待,很多学子陆续收到一份特殊的喜悦——大学录取通知书。从字面意思看,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主要功能简单明了:告知学生被该大学录取。打开它的那一刻,学生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高中毕业生完成了准大一新生的华丽蜕变。除此之外,它们可能还承担着提供入学报到信息、辅助办理入学手...
2020.08.21 -
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
大学教师,既是学者也是师者,从严治学、教书育人是本职。站在三尺讲台,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成长成才。教师应当扎根教学第一线,把上讲台当作最喜欢的事,履职尽责,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一份力量。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20.08.18 -
“指挥棒”转向,高校教师怎么看
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指挥棒”再次开始转动。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连日来,这一文件引发了学者、老师的关注讨论,不少改革举措引来点赞。但也有老师担忧,如果不进一步深化、细化细则,这些改革很...
2020.08.07 -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做建设者
扎根基层 让青春在汗水中历练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做建设者“在新疆,我感受到千千万万有志之士扎根边疆、勇担使命的精神。这也坚定了我留在新疆、留在基层的决心。”今年,来自甘肃省民勤县的张娜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后,选择留在新疆。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
2020.08.07 -
温情的毕业典礼助力立德树人
今年的毕业季很特殊,因疫情影响,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只能端坐家中“云上观看”。令人感慨的是,校长致辞、师长发言、颁发学位证、拨穗合影等看似平淡的毕业典礼流程,在走向“云端”之后,也让不少毕业生很难忘。学校送给毕业生的明信片、戒指、印章等小礼物,让毕业生感动不已。每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都会收到毕业礼物...
2020.07.27 -
构筑让师生安心的校园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学校要抓住时机,引导青年学生将疫情防控期间的见闻、体会和实践,转化为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深层次思考,转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信心在全国两会上,一些关心教育事业的代表委员主动向我了解清华大学返校复学情况,同时也牵挂着马上离开校园的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尽快就...
2020.06.11 -
多点创意,给大学毕业生一个特殊的“人生加冕礼”
一年一度,毕业季如约而至。要是没有这场至今未完全消退的疫情,大学校园里该是处处交织着淡淡的离愁别绪和青春将要放飞的喜悦,大学生们身穿学位服穿梭在菁菁校园,呼朋引伴,与相伴了四年的教学楼、操场,还有亲爱的师长、同窗好友话别合影,欢快地向空中抛学位帽,满怀期待那场被称之为“最后一课” 的毕业典礼,然后...
2020.06.10 -
考试可以延期,教育从未止步
假如新冠肺炎疫情不曾发生,这两天原本是高考正常举行的日子;但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容假设,疫情的不期而至使得正常的教学计划和秩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种种影响。对绝大部分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最近有媒体报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读高三后,做父母的天天小心翼翼,尤其是最近,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出...
2020.06.08
最新阅读
更多>-
2022.03.24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
2022.03.24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能只为“蹭热点”
-
2022.03.24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2.02.11
创造开放环境 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
2022.01.05
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
2022.01.05
大学生就业去向反映社会变化
-
2022.01.05
落实“应考尽考” 呵护每一位学子的读研梦
-
2022.01.05
应当重视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
-
2021.10.15
教育部:让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
-
2021.05.27
应届生“就业难” 为何还有人选择“慢就业”
-
2021.05.20
“天坑”可以成“富矿”: 传统工科专业应改造升级跟上时代步伐
-
2021.05.13
如何带文科研究生的“研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