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洗礼的自信更加坚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鲜活教材。以这场疫情斗争的生动实践为契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
2020.06.05 -
讲好疫情这本爱国主义教科书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突如其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爱国力行的家国情怀。这场全国人民的抗疫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本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教育部明确要求...
2020.05.10 -
严格管理 科学指引 公开透明 完成高层次人才选拔任务
作为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工作之一,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一贯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疫情防控期间的研究生复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给全国考生和招生单位以明确指引,教育部及时出台了《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在加大招生单位复试工作自主权的同时,给予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特别...
2020.05.10 -
宅家,一些大学生“报复性熬夜”
开学时间一延再延,宅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张媛的黑眼圈也越来越重。每天凌晨3点放下手机睡觉,早上7点50分爬起来上网课。从3月在家上网课开始,南宁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张媛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5个小时。熬夜带来的黑眼圈、头疼让张媛每天早上醒来都发誓“要从今天开始早睡”。但夜里一躺到床上,她总会习惯性地打开微博或者B...
2020.05.10 -
学懂悟透“西迁精神” 扎根西部创造杰出贡献
【序言】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向科学进军”到“接续奋斗,留下历史印记新贡献”,“西迁精神”的接力棒在交大人手中从未停止,她在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爱国奋斗实干担当中得以弘扬,内化为交大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论述,满怀信心...
2020.05.10 -
精准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日前,教育部联合地方、高校以及社会知名招聘网站共同开展了“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以促进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自推出以来,社会机构和毕业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高...
2020.04.17 -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今年4月15日是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提出系列要求。对此,我们应该抓住契机,聚焦抗疫主题,面向所有学生持续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使之融入每个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国家安全是定国安邦之基,是各族人民所...
2020.04.17 -
心有“大我”才是打开青春的正确方式
据报道,最近正值全国多地陆续开学复课之际,钟南山院士寄语全国学生。他说,有国才有家,有大集体才有小集体。疫情还没过去,大家时时记住,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一个“小我”,还应该有个“大我”。钟南山院士此番话虽是对学生说的,但对社会公众,其实也有很好的启迪。回顾本次战“疫”,我们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
2020.04.17
最新阅读
更多>-
2022.03.24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
2022.03.24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能只为“蹭热点”
-
2022.03.24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2.02.11
创造开放环境 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
2022.01.05
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
2022.01.05
大学生就业去向反映社会变化
-
2022.01.05
落实“应考尽考” 呵护每一位学子的读研梦
-
2022.01.05
应当重视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
-
2021.10.15
教育部:让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
-
2021.05.27
应届生“就业难” 为何还有人选择“慢就业”
-
2021.05.20
“天坑”可以成“富矿”: 传统工科专业应改造升级跟上时代步伐
-
2021.05.13
如何带文科研究生的“研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