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视点

View

疫情洗礼的自信更加坚定

2020-06-05
单位(作者):北京联合大学 张玲娜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鲜活教材。以这场疫情斗争的生动实践为契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情洗礼坚定了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成功突破1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疫情爆发之前全国已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7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2万张,全社会已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的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有较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成功有效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代大学生经历和体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和获得感。高校要以疫情斗争为契机,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教育学生要以钟南山、李兰娟等为榜样在疫情最关键、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挑起了大梁,负重前行,用理想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教育学生向各行各业的英雄们学习,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人民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逆向前行,做最美逆行者。让广大学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让大学生做到“真信”,才会坚定实现理想的道路,才能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自信。

二、疫情洗礼增强了理论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第一时间调动全国医护人员前往武汉,与时间、死神赛跑,奋力医治病患,协调调配全国医疗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驰援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针对湖北省医疗资源和病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建立16个省份支援湖北、其他城市对口支援机制,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此次新冠肺炎所有的治疗费都是国家报销,个人无需承担费用,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的重症或者危重症治疗费高达几十万,国家报销保证了所有患病群体,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体现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而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于一切理念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建立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作为价值追求和实践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在其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全面落实在疫情防控的系统工作上。所以高校要抓住疫情这个特殊契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明白理论的目标与宗旨,知道理论的地位与作用,把理论学习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大学生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三、疫情洗礼宣示了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背景和考虑时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动员、全员参与、联防联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快速有力举措,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干事谭德赛高度评价:“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毫无疑问,中国疫情能得到快速有效遏制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本次抗击疫情的大战中,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委都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工作,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开展联防联控工作,构筑起群防群控严密防线,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战“疫”大考中向人民、向世界交出了完美答卷。要将抗击疫情中涌现的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感人事迹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热爱党、感恩党、跟党走的情感,更好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四、疫情洗礼体现了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听从指挥,上下齐心,联防联控,举国上下一盘棋,全力以赴打好这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和阻击战。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所体现出来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怕牺牲、革命必胜、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日益凸显,中华文化是人民至上的文化,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化、是温暖人心的文化,是天下一家共享共荣的文化。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必将在抗击疫情中,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全球。高校要以抗击疫情中彰显的文化自信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是决定文化方向和性质的最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一定能够极大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洗礼自信更加坚定!

(责编:杜嘉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