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人物

FIGURES

吕昭平:我与祖国不可分割

2019-12-01
单位(作者):赵婀娜 张毅 袁婷 胡蝶

“70后”海归,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吕昭平——不说漂亮话,做好漂亮事

05.jpg

吕昭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0年出生于安徽桐城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本硕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2007年举家回国到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长期从事新型耐热不锈钢和块状非晶合金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吕昭平看来,爱国从来不应是空洞的口号,而应是实际的行动。用他的话说就是:爱国,不是说漂亮话,是做漂亮事。

将一生的精力奉献给材料学,对于吕昭平来说,是偶然却也是必然。199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二系毕业后,吕昭平到了企业一线,他在工作中发现,中国在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应用上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到国外去看看,了解最先进的技术”,带着这个最朴素的念头,他来到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上,师从国际著名材料学家,被称为国际“金属间化合物之父”刘锦川教授,走到了国际材料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期间,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青年科学家不断在非晶合金和耐热不锈钢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多次获得国际知名学术杂志的专题评述和世界各国媒体的报道。

“在国外时,每每取得一点成绩,大家就会记住我来自中国。”吕昭平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身影出现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祖国强劲的发展势头所带来的民族自信也令吕昭平深受鼓舞。于是他决定回国,“在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一定要有自己参与的影子,而且,即便你已经绕了地球一圈,最终还是会发现,自己心中的家还是祖国。”吕昭平说。

回国后的吕昭平学术上突飞猛进,很快就将实验室非晶合金和耐热不锈钢材料的研究提高到国际前沿水平。与国外不同,他和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仅要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为服务国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攻坚克难,更要带领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研究群体向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目标迈进。回国以来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被引用6000余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谈及爱国,有3个人深刻影响了吕昭平:

一位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志远教授,他成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动乱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留苏学者,对材料学有深入的研究。学成归国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专心投入到科学人才的教学培养工作上,为国家的专业人才建设呕心沥血。

另一位是吕昭平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刘锦川教授,作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直心系祖国,不遗余力地扩大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他经常跟我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应该为祖国学知识和用知识。”

王辉是吕昭平课题组的一名成员,在与他交往过程中,吕昭平逐渐知道王辉的父母在上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大学毕业后支援新疆建设,也从王辉那里认识了他的弟弟,一位最美援外医生的事迹。他在埃博拉肆虐的西非疫区救死扶伤,让中国和中国医生成为非洲人民口口相传的名字。

这些平凡人和他们的事迹都深深地感染着吕昭平,也触动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引起他的共鸣。吕昭平说,“这些人和事,都给我很大感触,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从不将爱国挂在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为祖国做事。那是一种深沉无言的爱,对祖国的爱。”

(责编:杜嘉庆、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