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坚持“服务农村、提高本领、注重创新、共同成长”的目标,采取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的形式,在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红色“1+1”活动,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提供了平台,推进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
——积极推进、组织到位。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学校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校内橱窗、大屏幕等媒体和党校培训、党支部书记交流会等形式,向全校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宣讲红色“1+1”活动的重大意义。各学院召开全院动员会、年级会、班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为深入开展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二是严格推选,科学指导。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党支部与毕业生“村官”所在农村党支部结对,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并要求每一个申请的党支部提交活动方案。经过学院推荐、学校审核、公开答辩,确定参加党支部。学校对各党支部的活动方案进行指导,要求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修改完善,以保证实际效果。学校为入选党支部开展专门指导性讲座,并展开一对一辅导,对部分党支部进行多次指导,以引导各党支部正确认识此项活动的内涵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帮助学生党员提高基层工作的经验,激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活动开展以来,共100余个学生党支部参加了红色“1+1”活动。三是加强组织,保障有力。学校按照要求制定严格的时间表,对各党支部活动进行全程跟踪,保障共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后期,学校将实践活动进行成果转化,将上交材料汇编成集,通过展板展览、主题论坛,扩大红色“1+1”活动的影响力,并将调研成果反馈给结对的农村党支部,以便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并建立起长期共建关系。
——立足实际、创新实施。在活动中,各党支部积极创新形式,拓展内容,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调研。如材料学院本科05等党支部进行的“西关村社区管理状况调研”、“农民收入来源及日常生活状况调研”、生物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相关技术及效益评测调研、“异地居家养老”可行性分析等。二是开展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如土木学院本科041等党支部开展的“普及电脑知识和法律知识宣讲”、“北京奥运知识宣讲”、“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宣传”等活动。三是开展成效显著的志愿服务。如冶金学院本科033等党支部的“赠书、义诊系列活动”、“义务支教”、“农村党支部网站信息化建设”、“农村水土检测及养殖技术传授活动”、初级电脑培训等。四是积极拓展其他合作途径。如经管学院本科06等党支部组织的“大学校园一日游”、“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大学生村官进校宣讲、秸秆气化系统运行诊断,系统节能优化等共建活动。这些活动中,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自身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的优势,通过为结对农村党支部提供信息支持、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支持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等,为农村党支部工作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正确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党员成长、成效显著。红色“1+1”活动使学生党建和农村党支部建设实现双赢。一是为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拓展了新途径。学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学生党员农村社会服务基地,采访大学生村官,开展科技、文艺、法律等方面的调研、咨询和宣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培养了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精神。二是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经验。党员通过参加深入农村的各项实践活动,提高了党性修养。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使他们对党员先进性作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党支部在红色“1+1”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在校内外进行宣传,增强了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学校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学生党员的评比项目之一,激发了党支部开展活动的热情。三是为学校和农村开展交流合作搭建了新的桥梁。学生党支部通过积极主动联系农村党支部,通力协作,确保了这项工作的积极推进,实现了学校和农村的“双赢”。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0年01月04日
责编: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