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单位(作者):群团发展研究院时间:2025-07-09

北科大新闻网7月9日电(通讯员 张馨钰,作者 王亮 张新茗)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十周年之际,7月6日至7日,由我校群团发展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以“群团工作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主题,涵盖开幕式、主题报告、平行论坛、主题座谈等环节。

研讨会现场

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原党组书记朱新均,我国首位青年学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原领导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原副会长黄志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郝向宏,中国法学会法制研究所所长周占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赵凯明,中国红十字总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于丽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主任王毅,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周应江,中建集团党建工作部副主任李云威,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胡献忠,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庆红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省社科联、河北省残联等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群团发展研究院院长石新明主持。

彭庆红讲话

彭庆红介绍了学校党建思政和群团工作相关成果,阐述了做好群团工作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要把握政治方向、筑牢理论根基,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形成研究合力、构建协同生态,从学科维度、主体维度、方法维度统筹发力,深化群团工作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主题报告环节,赵凯明作《关于党的群团工作的几点思考》报告,李欣欣作《决策咨询报告的写作与智库建设》报告,王毅作《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报告,刘向兵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历史传承、理论创新与道路自信》报告、胡献忠作《历史视野下的群团组织研究——以中国共青团为例》报告,周应江作《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新发展新飞跃》报告,于丽颖作《加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报告,李云威作《中央企业群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建集团为例》报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党的群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群团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群团工作者要强化使命担当,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自觉,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群团工作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本次研讨会共征集论文175篇。平行论坛环节,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吴庆教授、江西省委党校群团理论教研部主任王志强教授等50余位专家学者分组在“马克思主义群团理论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党的群团工作历史与经验研究”“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研究”“学校群团组织改革与创新研究”“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5个分论坛上作论文交流。郑长忠教授以《群团组织与中国政治》为题作会议总结。

黄志坚作分享

座谈交流环节,93岁高龄的黄志坚教授以《漫谈我的学术人生》为题,结合自己对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探索,分享了自己70年学术生涯中的12项学术印记、12字治学之道,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逄国君、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原副所长郭铁成、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院长魏玲教授、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康玮教授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光教授、李芳教授围绕跨学科开展群团理论研究作交流发言。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是全国群团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碰撞思想、交流成果的一次盛会,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我校群团发展研究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校内外力量,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形成更多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服务新时代党的群团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图:群团发展研究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