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西藏日报:“既然来援藏,就知责任大”——记中组部第五批援藏干部、西藏大学副校长王维才

2010-06-07
单位(作者):本报记者杨正林

    “我始终对在雪域高原创办的大学充满向往!”对于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王维才来说,进藏工作是他十分向往的事。

   

    2007年,作为中组部第五批援藏干部,王维才来到西藏,既感到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他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为西藏大学的发展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是西藏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王维才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他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优势,对西藏大学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规范、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给予悉心指导,制定了许多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文件,为学校获得全区唯一一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两年来,在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王维才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指导制定了各种教学管理办法,规范了日常教学管理,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几年,西藏大学培养的本专科生在自治区各种公开招录考试中录用率均名列前茅,每年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学校获得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质量工程”项目数与资助的金额数在全区高校中也最多。

 

      学科建设是创办高水平大学的核心。为此,王维才积极立足特色,把握重点,赋予学科建设新的内涵。他对西藏大学的学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被学校采纳。2008年初,他提出结合民族文化特色建设“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的思路和想法,在学校逐步取得共识。2009年,分管“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工作后,他着手抓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他紧紧抓住“民族文化”和“高原区域”这两个关键词,积极引导形成了藏族历史与文化、藏族语言与文学、藏族艺术、高原医学、青藏高原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几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会中得到认可。

 

         王维才还结合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根据西藏近几年来成人教育需求不断增大的实际,多次到昌都、山南、日喀则等地区调研,探讨建立函授点和学习中心的办法,建立了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昌都函授点、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山南学习中心、中央电大西藏学院日喀则学习中心,使现代高等教育在西藏得到不断延伸。3年来,西藏大学的成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函授学生、电大学生超过了6000人,是2007年的两倍。

  

        从踏进藏大校园的那一刻起,王维才就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援藏干部的使命和职责,自觉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和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拉萨发生“314事件后,他坚守在维稳第一线,与全校师生员工战斗在一起,确保了学校的安全和稳定。随后的每一个重大节庆日和敏感日期,他都坚守在岗位上,积极工作,为西藏大学的校园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问及王维才援藏3年的最大感受与体会时,他深情地说,爱校、爱岗、敬业是做好援藏工作的前提。三年来,他利用寒假和到内地出差的机会,为西藏大学引进了110万元援藏资金,帮助学校输送了多名教师和学生到内地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

 

        “爱岗敬业”、“以藏大为家,不把自己当外人”,这是王维才3年来做好援藏工作的箴言。他的言行深深感染了同事和师生,他援藏的业绩也赢得了西藏大学党委的充分肯定。

 

来源:2010-6-7    西藏日报-动态西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