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2010-12-30
单位(作者):团委实践部胡智林

 

    1224日下午3:00,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办公楼建龙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谢辉、党委宣传部部长章东辉、教务处处长薛庆国、学生处处长何进、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弓爱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郑安阳、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尹兆华、校团委代理书记刘晓东、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以及在2010年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校团委实践部部长胡智林主持。

    2010年暑假,近7000名科大学子、279名教师组建实践团队582支,以“走实践成才路·立创新强国志”为主题,走进社会、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的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分为“回眸实践”、“风采激扬”和“总结前行”三篇进行。大会首先在题为《实践成才·创新强国》的2010年社会实践回顾短片中拉开帷幕。随后,校团委代理书记刘晓东做了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汇报,全面介绍了本年度学生实践的总体情况、工作特色和成果亮点,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一是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科学规划实践内容;二是加强实践项目规划统筹,围绕重点项目开展深度实践;三是完善课程组织形式,实现重心下移。

    在第二篇“风采激扬”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首先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年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决定》。随后,会议着重对2010年社会实践15支“金奖团队”、“十佳标兵”、20名“优秀指导教师”和17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学生处处长何进、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尹兆华、教务处处长薛庆国、党委宣传部部长章东辉分别作为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会上,2010年社会实践“十佳标兵”、“戏水长流”赴豫实践团团长吴婷婷、2010年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弓爱君分别作为获奖学生、教师代表发言,共同分享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感悟与收获,表达了对学校“崇尚实践”优良传统的自豪感,并希望广大同学珍惜宝贵的实践机会,在社会的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第三篇“总结前行”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指导单位教务处处长薛庆国首先发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五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2010年社会实践的工作成效给予肯定和赞扬。他同时表示,社会实践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教务处将继续为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发展提供保障。随后,课程共建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发言,他从“结合”、“转化”、“改革”和“保障”四个方面谈了他对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发展的思路,即,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同思政课、专业、就业相结合,在实践成果上不断深入转化,课程组织、课程内容上继续探索改革,从制度、经费、师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会议最后,校党委副书记谢辉作总结讲话。讲话中,谢辉副书记首先回顾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发展的历程,对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以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随后,他代表学校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向在社会实践工作中付出辛苦努力的教师、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谢书记指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在课程设置和实践内容上有所侧重,注重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深入基层,培养调查研究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二是处理好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关系,通过制度保障促进社会实践课程与志愿服务在活动开展、学分认证方面的有机融合,在弘扬“崇尚实践”优良传统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三是处理好社会实践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社会实践应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注重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实习相结合;针对学校在暑期将设立小学期的情况,适时而变、灵活应对,鼓励学生寻找结合点,实现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鼓励引导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实践,形成社会实践本科生主导、研究生参与的生动局面。

    2010年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落幕,标志着2010年社会实践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