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武贵龙: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2024-04-11
单位(作者):武贵龙

[摘要]行业特色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提升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意义重大。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教育政治属性、坚持赋能行业发展、锚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力、亲和力、塑造力和聚合力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实践上,可从课程主渠道、日常主阵地、实践主平台、育人主力军四个方面全力画好育人同心圆,努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行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给高校师生回信,系统、科学、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紧跟国家战略办学、紧扣区域建设发展、紧贴行业需求育人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国家需求、引领行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既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方阵,也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人才的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轫于清末民初的专科学校,正式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形成了鲜明特色。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行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之问,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立足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答题”。

1.紧扣教育政治属性,强化“为谁培养人”的使命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高校师生作为渗透重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复杂。行业特色型高校肩负着能源、电力、材料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和“主动权”问题。行业特色型高校要自觉“跳出教育看教育”,牢牢把握“教育”这个争夺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善于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去认识、谋划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高站位、高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2.坚持赋能行业发展,站稳“培养什么人”的办学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生毕业后更多走向基层和行业一线岗位,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更要心怀“国之大者”,能够以“钢铁般的意志”在本行业领域扎根奋斗。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将学校“因行业而生、依行业而兴、靠行业而强”的发展历程作为鲜活的思政素材,做强内容、创新载体,推动入脑入心、入魂入梦,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和行业情感。

3.锚定拔尖创新要求,完善“怎样培养人”的体制机制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领域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行业领域原始技术创新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迫切。行业特色型高校在行业专业技术领域代表国家水平,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抓好“两个先行先试”,即一是要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一顶一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二是在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先行先试。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强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实践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思教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生态,将真实的工程体验引入教育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真刀真枪做学问、长本领创造条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挑战

行业特色型高校承担着向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以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助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治校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但受新环境、新事物、新业态影响,学生行业认同度下降、教育形态契合度不强、育人力量整合度不足等现实问题,使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1.学生行业认同度下降,投身行业的意愿有待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保持行业相关学科优势地位的同时,通过逐步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数量和布局等方式向着综合性大学转型迈进。部分学生对传统行业和专业存在偏见,在专业选择上优先考虑职业收入、工作环境等因素,到基层和传统行业就业意愿偏低,对于行业相关学科专业不愿报考或在录取后选择以考研、转专业等方式进入“热门专业”学习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优势学科专业“强而不热”。纠正和消除一些学生对行业和专业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浓厚校园中的行业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行业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课题。

2.教育形态契合度不强,知行合一的实效有待增强

行业特色型高校自建立之初,就注重将学习、生产和劳动有机融于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重真知、重实践”的育人传统。伴随着传统行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迭代,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对人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一些行业特色型高校将工程体验融入教育教学环节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对学生专业理想和专业感情的培育,多采用坐而论道式的灌输与说教,学生缺乏在真实场景中感知理解行业实际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经历,知行脱节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了折扣。

3.育人力量整合度不足,协同育人的合力有待凝聚

行业特色型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与行业形成了较强的依存度和关联性,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天然优势和独特资源,也对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范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聚焦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强化与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着力推动立德树人与行业需求的双向奔赴。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多是“独角戏”,对同行业企业、高校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不足,系统化、常态化通联合作的体制机制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发力重点

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光荣传统、独特优势和丰富资源,在培根铸魂引领学生成才、凝心聚力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将引领力、亲和力、塑造力、聚合力作为评价标准,将提升“四力”作为发力重点,将行业特色融入“四力”提升。

1.牢记服务强国建设使命,入脑入心突出引领力

思想引领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使命。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因国家需要而建立、应国家需要而发展的红色基因,是服务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引领力上下功夫,让光荣传统和红色血脉在学生中传承赓续,激励学生把报国志、行业情转化为服务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人才培养首要环节,系统梳理行业发展历史脉络,挖掘行业发展中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工匠”“大先生”,探源行业精神的价值内核和时代意义,将党的创新理论、行业精神和校史文化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等育人环节,有机融入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学,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创新育人格局,筑牢行业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阵地。

2.强化行业文化浸润功能,落地落细提升亲和力

日常思政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行业特色型高校具有鲜明的行业印记,积淀了极具特色、独树一帜的行业特色校本文化,赋予了思政工作鲜活的生命力。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亲和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行业文化浸润中厚植理想信念、培育行业精神。要把握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探索将行业特色育人模式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有机融合,坚持以丰富形式贴合学生、以特色文化浸润学生、以精神力量感召学生,通过打造行业主题展览、行业文化节、劳模进校园等一系列特色育人品牌活动,让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并蒂花开、枝繁叶茂,做到时时可见、处处可及,引导学生将对行业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最终转化为思想认同、行动认同,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发扬实践育人优良传统,见行见效彰显塑造力

行胜于言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行业特色型高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在知识上强武装,做到知行业、懂专业,更要在力行上见真章,做到真实践、重奉献,这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塑造力的重要体现。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塑造力上下功夫,突出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印证知识、锻炼能力、启发新知、升华人格。要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相关单位联系密切、感情深厚、合作深入的办学优势和传统,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社会基层、行业一线的机会,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在扎根基层中深入了解社会、厚植爱国情感、增强责任担当,在扑身一线中体悟产业发展、增进行业感情、锤炼专业本领,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涵养千锤百炼、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4.整合多方资源同题共答,聚心聚能强化聚合力

多方协同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支撑。立足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需要,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与时俱进、提质增效,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聚人心、凝共识、汇合力。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聚合力上下功夫,实现由一元主体向多方协同转变,不断强化育人力量。要加强与同行业企业、高校的合作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在同题共答的具体实践中推进校企思政协同创新。要打造“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多元育人队伍,夯实思政课教师育人“理论强基”、专业教师“传道授业”、企业导师“工程指导”、辅导员“实践协同”的“四维联动”育人模式,实现优势叠加、质效倍增。

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科”)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学校两次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发展,深挖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育人优势,着力构建科学、有效、可推广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工作体系,打造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探索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1.筑牢课程主渠道,打造“钢铁金课”

围绕课程教学环节中思政“盐少”“味淡”等问题,为课程提供精神“营养”,在切实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中打造思政“厨房”、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育人“厨艺”,实现源源不断的创新。一是强化思政课程“三张名片”的“钢铁属性”。实施北科钢铁精神探源工程,深挖钢铁精神内涵,做好钢铁精神理论内核、时代价值和实践特征的研究阐释工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打造形成“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融合实践”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形势与政策”课立体化教学、“数字马院”信息化平台的思政课“三张名片”,将钢铁精神柔性链入思政课教学,把讲好“大国钢铁”故事作为思政课的“基本章节”,引导学生从老一辈“钢院人”和新时代北科人“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不变追求中汲取精神养分。二是建构课程思政“三层并进”的“钢铁矩阵”。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扎实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价值引领内蕴于课堂教学,打造以院士领衔的“大国钢铁”公开课、学科思政论坛、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主的三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隐性思政”功能,强化专业引领与价值教育。

2.夯实日常主阵地,扮靓“钢铁摇篮”

坚持“精准化、精实化、精品化”导向,推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入脑入心。一是“浸润式”强化教育引领。构建思想引领、成长助力、管理服务日常思政体系,着力打造一系列近、小、实、亲的品牌育人项目,在保持钢铁底色、锤炼钢筋铁骨的同时,赋予“钢铁摇篮”新的时代特征。二是“多维度”繁荣钢铁文化。以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回信精神再贯彻再落实为核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承“求实鼎新”校本文化为重点,完善钢铁文化育人体系,让钢铁文化成为校园的流行文化。

3.用好实践主平台,锻造“钢铁意志”

聚焦育人实效、学做结合问题,坚持将社会实践作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推进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识家国情、立报国志,在体育锻炼中锤炼学生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品质。一是用好社会实践“传家宝”。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构建“大实践”育人模式和体系,实现了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全程化、全覆盖”,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扬家国情、立报国志。二是发扬体育育人“好传统”。将锻造学生钢筋铁骨和钢铁意志作为体育教学目标,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同时为不同年级本研学生开设学生喜爱受用的52项体育项目选修课,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4.集聚育人主力军,挺立“钢铁脊梁”

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多元育人主体作用,凝聚行业特色育人力量,全方位保障学生成长成才。在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作用和实施覆盖全体专业课教师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视野从校内拓展到校外,整合行业资源,汇聚育人合力。一是深入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发展与产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出发点,与多家钢铁企业和重工业企业合作设立“钢铁脊梁班”,设立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本硕贯通人才,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校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引导学生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百炼成钢”,以“订单式”育人实现“精准化”就业。二是发起成立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坚持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团结行业高校、行业联合培养院所、行业骨干企业,搭平台、建机制、聚资源、强发展,构建起开放融合、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的工作机制和行业联通、资源互通、交流融通的育人平台,联合开展“钢筋铁骨”联合育人系列行动,构筑“钢筋铁骨”育人同心圆。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 2023-5-30(01).

[2]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强调 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 培养更多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EB/OL].[2022-04-22][2024-01-26].http://www.xinhuanet.com/2022-04/22/c_1128584312.htm

相关链接: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7期)

(责编:孟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