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我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美育特色工作

单位(作者):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时间:2025-11-06

北科大新闻网11月6日电(通讯员 孟曦)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节目聚焦全国高校以艺术课程引导学生融入校园、摆脱迷茫的创新实践路径,展开专题报道。我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精心构建美育育人体系,凭借其系统设计与显著实践成效,作为典型范例被重点报道。

报道视频

北京市教学名师、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执行主任韩学周教授在采访中说道:学校依照教育部艺术课程要求,优化拓展“八位一体 一体六艺”美育育人体系,系统开设128门涵盖民族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八大门类的美育课程并纳入必修环节,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回答。以美培元,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美融通,通过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激发理工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关怀,塑造学生的气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以美铸魂,让学生在中华传统艺术的浸润中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既精通科技又胸怀天下的时代新人,真正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

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执行主任韩学周接受采访

自动化学院大四学生李宸宇分享道:在学校的美育课上,我有幸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共同排练的过程中,真切找到了对校园的归属感。平时专业课学习压力较大时,参与民乐合奏排练成了我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后来我加入校人文乐团,随着经验积累逐步成长为团长,不仅拓宽了视野,了解民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在一次次实践中克服了上台紧张的问题,自信心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代表李宸宇接受采访

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琦格乐分享道:我从小热爱音乐,学校的美育课程,让我学会用更细腻的视角观察生活、感知日常中的美好,也为我提供了以音乐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也让我有机会跟随人文乐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交流,开阔了眼界,收获了成长。

学生代表琦格乐接受采访

中心自成立以来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文化底蕴,构建了多学科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多元浸润路径的“钢翕铸新 艺工融合”三维一体美育育人体系。聚合学校优质资源,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10个基地平台,构建了“四位一体 一体两翼”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依照教育部艺术课程要求,优化拓展“八位一体 一体六艺”美育课程体系。近五年开设人文素质课程244门、其中美育课程128门,系统教授民族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课程,覆盖学生7万余人。为推进美育课程教学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人文乐团,曾与中央民族乐团联合高校巡演,受邀参演西北秦腔名家演出、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音乐会等重要活动,亮相乡村文化振兴演出,举办“星期五人文音乐会”品牌活动11场,赢得广泛赞誉。

美育教学团队由北京市教学名师韩学周,曹德维、魏维、林富国、谌向阳等教授领衔,以及王钰、李欣倩、何安静、石苇、简川副教授,张雅洁、朱玉洁、王婧、胡南、段兆煦、孟曦、张一禾、向琪琪、徐清凌等一批青年艺术教师组成。

本次报道不仅是对中心美育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标志着“艺工融合”特色培养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美育改革,推进美育浸润行动,培育更多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学校“钢铁脊梁”奋进计划贡献力量。

(供图: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责编:姜智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