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单位(作者):数理学院 刘白羽时间:2025-09-22

作为一名北京科技大学教师,我有幸以观礼人员的身份,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场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洗礼。

站在观礼台上,当雄壮的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胸腔中仿佛有一股热流在涌动。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缓缓走过,彰显出人民军队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激光武器、高超音速导弹、战略核导弹等尖端装备依次亮相,气势磅礴、震撼人心。隐身战斗机等先进机型列阵飞行,仿佛让人误入科幻故事的情境——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未来武器,如今已真实列装,令人由衷惊叹。它们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与雄厚实力。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祖国安宁与和平背后的力量支撑,也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这份震撼,不仅来自壮观的阵容,更源于其中蕴含的国家力量与民族凝聚力。

这种震撼随之转化为深沉的自豪感。九三阅兵不仅是对胜利历史的庄严纪念,更是对民族复兴之路的坚定宣示。我为自己能够生于这样一个日益强盛、日益自信的国家而倍感骄傲,也更加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尤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阅兵活动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方阵中大多数官兵都是年轻军人,他们举手投足间展现着青年一代的昂扬斗志。广场上服务的志愿者大多是本科生,他们默默维持秩序、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合唱团中还有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在校学生,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他们自豪满溢的合影,眼神中闪烁着荣光。正是这一代青年,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昭示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大有可为。

身处这样庄严的场合,我心中更感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观礼台上,我在为受阅的将士们鼓掌的同时,也感到自己正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检阅。我所从事的数学教育与研究,正是国家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石。当今世界的人工智能技术,离不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最优化理论等数学基础;未来战场上的无人作战系统、智能指挥决策与信息对抗,则有赖于控制理论、博弈论和运筹学等数学工具的支撑。可以说,数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国防建设的无声底座。教育工作或许不像军人那般轰轰烈烈,却肩负着同样重要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讲好每一堂课、培养好每一名学生,本质上也是在为国家积蓄力量、为民族培植未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讲台虽小,却与阅兵广场相连;三尺讲台之上播下的种子,终将长成民族的栋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