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钢铁的协同创新梦

2015-01-18
单位(作者):李洁 徐科

一说到钢铁,大家都会想到钢花四溅、数以万计的大型钢材以及重工业时代造成的污染,有的人甚至认为钢铁行业是夕阳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调、环境污染严重等严峻挑战的中国钢铁工业将一筹莫展。钢铁行业的明天究竟是怎样的?能否实现绿色转型、持续发展? 在全民追求“中国梦”的今天,让我们走进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近距离感知“绿色钢铁的协同创新梦”!

第一乐章:竞争到合作的变奏曲

这里有作为行业领军高校的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两大核心,这里有励精图治、声名赫赫的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四大钢铁企业,这里还有中国钢研集团、中科院金属所等顶尖研究院所以及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冶金行业特色高校,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从孕育到诞生是一个整合多方资源、融汇行业翘楚,形成强强联手、由竞争到合作齐步前行的过程。

早在十年前即2004 年,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就联合30 多家大型骨干钢铁企业成立了“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随后两校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签署共建协议,开创了校企全面合作的新局面。2005 年,首钢与北科大、东大、钢研集团共同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创立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任务、同一支队伍、同一个机制”的合作新模式。2011 8 月,按照“2011 计划”精神,协同体单位共同组建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创新科研组织和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承担国家、行业重大科研任务。2012 8 月,中心在北京正式启动实体化运行,举办了首届“钢铁协同创新发展高层论坛”。201210 月,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申报“2011 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013 1 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167 个申报中心进行初审,中心通过初审进入35 个进入答辩名单。2013 2 月,中心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答辩评审进入17个参加现场考察名单。2013 3 月,中心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却由于名额限制,未能通过专家咨询会,我们与第一批“2011 计划”失之交臂。2014 4 月,中心继续参加教育部2014 年度“2011 计划”认定工作,于当年7 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咨询会,公示后成为第二批通过国家“2011 计划”认定的24 个中心之一。

紧锣密鼓的组建和培育过程中,中心的每一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齐心奋进、群策群力,真正完成从竞争到合作的华丽转身,倾心谱出一支日趋和谐的变奏曲。

第二乐章:理念促实践的奏鸣曲

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断前行的动力在于人类理念的持续更新,可以说,理念决定行动,理念决定方向。同时,理念只有通过实践变为现实、通过实践转换为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更是如此。

“两个绿色”是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理念,即“钢铁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钢铁”。为了“钢铁绿色制造”,中心面向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急需,认真研发冶炼、连铸、轧制、热处理等工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材料性能,实现节省资源、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产品性能优良的钢铁生产。为了“制造绿色钢铁”,中心采用钢铁材料设计、洁净化制备、全流程产品质量保障等前沿技术,积极开发海洋、交通、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绿色化发展急需的钢材,不断突破核心制备技术,努力实现国家重大工程急求材料自主研发,为支撑绿色产业、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徐金梧主任、王国栋副主任的带领下,中心秉承“两个绿色”的发展理念,围绕钢铁行业绿色化转型重大需求,依托高性能钢铁材料基础、冶炼连铸工艺与装备技术、先进热轧及热处理工艺与装备技术、先进短流程生产工艺与装备技术、先进温- 冷轧退火和涂镀工艺与装备技术、海洋工程用钢、现代交通用钢、先进能源用钢这八个科研团队,凝练了“关键工艺与装备研发、重大工程高端产品开发”两项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承担着“金属材料智能制备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的科学基础”、“多组分材料跨尺度集成设计与精确制备技术”、“钢包底喷粉精炼新工艺应用基础研究”、“先进高强钢在高速变形条件下的行为规律及热力学动力学机制”等“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项目。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近年来,中心牵头的“材料基因组工程钢铁平台”、“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立项,热轧板带新一代超快冷、高品质硅钢薄带铸轧、钢包底喷粉精炼、全流程质量监控等关键技术,第三代核电主管道、高强韧汽车板、海洋平台高塑耐蚀超厚板等高端钢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据统计,“十一五”以来,中心各协同单位获得相关的国家级科技奖励共68 项, 2014 年就有5 项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中心的协同创新理念已发挥重要的作用,体现出强大的活力。中心与首钢在汽车用钢方面的合作使得首钢的汽车用高强钢在短短不到10 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首钢汽车板产品成功进驻宝马、一汽大众等高端用户,与北京现代和上海大众等41 家汽车用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为首钢培养了一支以37 名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高学历、能打硬仗的汽车板研发团队,实现了技术和人才的双重转移。中心与首钢、鞍钢等企业合作开发的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技术和超快冷装备,使得热轧钢板强度提高100MPa 以上, 节省合金元素20% 以上,此项技术迅速在南钢、新钢、宝钢、重钢、韶钢等企业的30 余条生产线推广,并列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指南》等国家行业产业发展政策指南。

第三乐章:体制与机制的协奏曲

伴随着中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机制与机制改革的协奏曲也在不停的唱响着,中心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架构、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体系、科研组织模式、成果转化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合作模式等方面不断开展着系列工作。

我们有“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高效运行”组织管理架构。中心组织管理层由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心主任构成。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中心的重要事项决策,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中心的重大任务凝练,中心主任具体负责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力保障着中心的持续创新。

我们有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心以任务需求为导向,面向全球招聘顶尖人才,坚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考核制度,改变单纯以文章、专利、获奖为考核依据的现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团队、个人的贡献程度以及贡献质量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制订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合理的奖励激励制度,保证研究人员潜心研究。

我们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心实行特区式招生,将学生的培养过程贯穿在整个科学研究中,寓教于研、教研互动。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本硕,硕博、本硕博贯通等多元化的培养体系,致力于为中国钢铁行业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以任务为牵引,实行不同模式的科研项目引发机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基础性研究,以国家投入为主;针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由国家引导、行业投入为主;针对企业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研发等具有个性化的企业任务,以企业投入为主。

我们创建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转化-产品应用完整的创新链。利益归属取决于任务的来源,按照谁研发谁拥有、谁投入谁优先使用的原则,中心原则上享有研究成果的使用权。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队伍,推行“成果与人才双重转移”机制,加速研发成果的转移与推广。

我们实行资源全面开放机制,中心设备资源对所有成员单位全面开放,成员单位自有资源向中心全面开放。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动资源的整合,探索钢铁材料品种开发与关键工艺技术研发在数据、研究手段和仪器的跨平台、跨地域集成。我们坚守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任务、同一支队伍、同一个机制”的协同创新模式。按照“同一个目标”,围绕行业提出的绿色化转型战略,凝练重大需求与研究方向;按照“同一个任务”,围绕具体目标,整合研发资源,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同一支队伍”,设定岗位和聘任人员,建立统一的研发团队;按照“同一个机制”,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对团队和聘任人员统一考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伴随着铿锵有力且不失优雅的三部曲,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 计划”。一大批拥有“绿色钢铁协同创新梦”的行业精英聚集在这里,为了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奋力拼搏。他们坚信,实现绿色转型的钢铁行业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