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梦 青春终绽光芒

2015-09-16
单位(作者):李晨

杨冰, 2011~2015年就读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中共党员,大学四年总加权成绩全系第一名。在校期间热衷于参加各项科技竞赛,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担任过60周年校庆志愿者、班级学习委员、自1401班小班主任。

坚定自我,不忘初心

怀揣着对大学的种种憧憬,杨冰兴奋地来到了北科大,她希望可以在大学里闯荡出自己的天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冰慢慢地发现大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在。相比于任务单一的高中,大学里除了有繁重的学习以外,还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杨冰也曾迷茫过,但她并没有将时间荒废掉,而是计划学好基础知识,并从中得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她说:“假如自己虚度大学,就真的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学校和老师。”虽然也有松懈失落的时候,但她在适当放松自己后继续奋斗。坚定自我,不忘初心,杨冰就这样认真踏实地完成了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学习,这也为她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智能车的“不解之缘”

当被问到选择参加智能车比赛的原因时,杨冰笑着解释,因为她的专业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一个闭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并更新理论。而智能车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自动化专业恰好相符,所以选择智能车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智能车的热爱与兴趣让她对智能车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早在大二时杨冰就已经参加智能车比赛,虽然过程并不太顺利,但是她对智能车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大三的上学期,杨冰第二次参加了智能车校内赛。虽然成绩不尽人意,但是几次分站赛的起伏跌宕,最后决赛的惊心动魄,还有整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这些都使她对智能车产生更大的兴趣。校内赛结束后的车队第一次招新,杨冰兴奋地去报名。虽然遇到了些挫折,但她没有轻言放弃,在车队创意组再次招新时把握住了机会,成功加入智能车队,继续她与智能车的“不解之缘”。

勇敢追梦,不畏艰险

在坚持智能车梦想的道路上,杨冰并非一帆风顺。她说:“从四月份初入车队到最后八月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智能车全国赛,从一开始的茫然无从下手到最后能以90%的成功率识别转向灯,这个过程中,我付出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努力。我曾被学长狠狠地批评过,曾连日地通宵熬夜调试,曾连续好多天生病卧床不起接二连三地去医院看病,过程中的辛酸苦涩恐怕也只有自己能懂得。”这几个月她过得最艰苦也最充实:“自己学习IAR编程、图像识别算法、以及Visual C++上位机编写等等,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也曾想要放弃,也曾感到劳累,但一想到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离梦想更进一步,她就咬牙坚持了下去。大学期间,杨冰不断尝试着与时间赛跑,跌倒了,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纵使伤痕累累,也要把她自己选的路走完。因为勇敢追梦,青春终会绽放出它原有的光芒。虽然杨冰收获颇丰,但是追逐梦想的过程也让她放弃了许多。没有参加其他的兴趣社团;业余时间也没法像其他人那样放轻松;也因为太投入了,成绩有所下滑。然而有舍才有得,杨冰收获得更多。车队里艰苦的日子,大三的智能车赛,大四的带队经历都成了其珍贵的回忆。

大学四年让杨冰受益匪浅。学习科研中,她学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认真地说道:“大学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我们有很多的自由空间,大学过得怎么样,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我们大学毕业时回顾这段时光,能骄傲地对自己说问心无愧,我想这就够了。”对于学弟学妹,她寄语道:“大多数的同学刚进入大学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关系,只要专心做好自己的现有事情就够了。随着阅历的增加,终究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那时候再投入百分百精力将其实现,这个过程中毋庸置疑会遇到许多困难,坚持下去,走到最后,你会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证书或者其他明面上的东西,还有自己各方面的成长。”勇敢追梦,青春终会绽放光芒,这就是杨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