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境辉,2005~2015年就读于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攻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张欣欣教授。他一直秉持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了4篇高水平、高影响因子的科研论文。孟境辉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校长创新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北京市三好学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十佳学术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潜心钻研 磨练苦功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孟境辉深刻感受到科研不仅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潜心钻研的决心,更磨练其做苦功的意志。科研的选择正确与否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还要结合自身特点、知识背景等条件综合考虑,避免半途而废。
孟境辉从2009年做文献调研开始,就与军工项目结缘,但是他的博士课题却是完全没接触过的热电方向。面对崭新的方向,他陷入了很长时间毫无进展的困境,虽然也曾彷徨无措,但他始终记得导师讲过的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凭借导师一贯科学的训练与培养,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孟境辉静下心来埋头钻研,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总结与反思,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他在新的项目上硕果累累,其中一篇文章已经被Applied Energy录用,评审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已经和实验比对验证的新模型呈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与以往传统模型预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是astonishing(令人惊讶的)!”而被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录用的文章,是由JPS期刊主编直接接收录用并免去送审的环节,足可见新模型对该领域的突出贡献。
勤学善思 端正心态
翻开孟境辉的简历,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他发表的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面临学术研究竞争的巨大压力,在较短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属不易。当被问到怎样才能写出这些高质量、多数量的学术论文时, 孟境辉总结为两点: 一是态度决定一切,二是阅读大量文献并得出自己的观点。在孟境辉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在二年级之前的课题进展并不理想,没有按时完成阶段任务,也没有得出很好的成果,课题一度进入了死穴。但从三年级开始孟境辉重新计划课题,采取分配任务和组织活动等方式,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与探索,最终使课题步入正轨。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地领悟到,科研过程中面对更多的是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对待失败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失败,这样才能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不放弃,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孟境辉很愿意把自己的科研经验传授给低年级的同学,他谈到做学术研究时应当多看相关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的优秀文献,以了解目前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要多读专业书籍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多思考,用心去做研究,不能盲从,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独立研究体系。他提到在科研中最重要的就是勤奋。“时间和成果是成正比的”、“不断学习,坚持不懈地工作”,他在采访中不断地强调这几句话,而这些也正是他进行学术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光阴荏苒,时间如白驹过隙。回首在北科大十年的求学经历时,孟境辉说,恩师开拓的国际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母校求实鼎新的校训及“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都让他受益终身、永志难忘。如今,孟境辉的角色即将由学生变成教师。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站在今天回首过往,才意识到最美好、最可贵的时光正是在北科大学习和工作的那段日子,这些时光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