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上午,高等工程师学院8名2012级本科生在学院副院长赵志毅及2012级辅导员孙晓丹的带领下,前往中冶京诚开展工程设计课程接洽工作。来自中冶京诚炼铁所、炼钢所、京诚瑞信长材等负责接收学生实习的部门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冶京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孙丹青主持。

会议开始后,首先师生双方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相互留下初步的印象。炼铁所的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炼铁所的各项任务,自1951年起,炼铁所获得的奖项与专利众多,共建立了258座高炉。掌握了高炉长寿技术、高风温热风炉技术、富氧喷煤技术,并自主研发了旋切式顶燃热风炉。
炼钢所陈杰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炼钢所的各项情况。中冶京诚炼钢所现在共有95人,所承担的业务包括工程咨询、炼钢设计、设备(转炉、电弧炉、连铸机)设计。到现在为止共设计过190座转炉,1台120吨的电弧炉,还设计RH精炼炉、LF精炼炉、V(O)D,设计连铸机44台、圆坯方坯连铸机73台。曾经为多加著名钢企设计过转炉等设备,包括首钢京唐、宝钢新区、江阴兴澄特钢等。
京诚瑞信长材有限公司的部门经理就瑞信长材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瑞信长材主要业务领域是长材,还涉及棒材、线材、型材等。

会议最后,赵志毅对参与工程设计的学生做了动员。他强调,自高等工程师学院成立以来,前往中冶京诚实习的学生先后四届,共计102名。经过中冶京诚工程设计实习,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后期的论文撰写和毕业设计,学生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此次2012级的本科生实习,是学院和中冶京城的第四次合作,学院师生对此次实习特别重视,也希望获得此次机会的学生能够珍惜校外的实习设计机会。希望同学们可以学到更扎实的本领,将来回报社会。
孙丹青就“如何成为一名工程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她提到作为一名工程师要有职业化的价值观、职业化的行为规范以及职业化的知识技能。此次接洽会议圆满结束,8名学生分别跟随对应的指导老师奔赴各部门,就具体的工程设计课题及方案进行一对一的协商研讨。
工程设计对于工科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校外工程设计的开展,更是更将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落到实处,今后高等工程师学院将继续以实习实践为特色,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责编: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