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外国语学院教师应邀参加2015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2015-04-17
单位(作者):外国语学院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于近日在武汉召开 2015年“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大外教指委40余名委员以及来自国内500多所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专家学者、院校领导、骨干教师共900多人齐聚武汉共同探讨大数据时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大计。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敬源教授、大学英语系主任张虹、系副主任李晓东、系副主任王娜、以及骨干教师邹妍洵、刘杰丽、陆洁、李金玉、武威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总1-1_副本.jpg

裁剪1.jpg

大会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内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及骨干教师进行主题报告(1个)、专题报告(8个)、专家论坛报告(20个)、专项论坛报告(5个) ,结合宏观政策环境和高校实际教学状况及需求,全面深入地交流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经验。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敬源教授主持了专项论坛—“学时学分压缩背景下实现大学外语教学目标的数字化探索”,在国家对高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 论坛针对90后学习者学习认知习惯的变化以及“慕课”“微课”的迅速兴起,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面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学时、学分的缩减,以及学习者需求的愈发多样,有5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基于情景感知的个性化学习”、“信息时代的学时学分压缩与外语教学变革”、“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大外教学设计与资源建设探究”、“大学英语写作课的新尝试:基于TRP平台的SPOCs模式”、“基于数字化智能技术的大学外语教学综合解决方案”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院长-1-改图_副本.jpg

院长-4专项l论坛观众_副本.jpg

大外教指委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在主题报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成果总结”中表示,《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全国范围内各类各层次高校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研究论证为支撑,提出建设多层次、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多元教学目标决定了大学英语是由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通识教育类英语三个类别。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于服务,主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专业需要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在3月28日下午以平行论坛形式开设的4场专家论坛中,亦有20余位大外教指委委员及有关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并与在场教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议题为“大学英语技能课教学创新与综合能力提升”的专家论坛中,大学英语系主任张虹老师做了“基于优质资源与在线课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创新教学”的主题发言,精彩阐述了英语听力学习成效差强人意的症结所在,以全新视角审视听力教学。张老师向在场听众展示了《大学体验英语视听说教程》配套软件的强大功能,展现了外语教学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基于优质资源和在线课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解读给与会教师带来很大的启发,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张虹_副本.jpg

本次大会还揭晓了“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并举行了决赛颁奖礼。我院邹妍洵老师荣获北京赛区复赛一等奖,张丹丹老师荣获二等奖、吕婷婷老师荣获三等奖,彰显了我院教师的优秀素质,成绩优异。

本次大会围绕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全面解读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新定位大学英语课程,重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打造分类卓越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促进课程发展的教学评价新思维,倡导以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锻造“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新生态。

慕课、微课、聊课、翻转课纷至沓来,“互联网+”扬帆起航,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异步学习、混合式学习、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各领风骚。本次会议内容丰富、高质量报告密集,对于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责编:董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