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也是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实践,掌握社会实践的基本实践方法,清晰社会实践的主题方向,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于5月12日在冶金楼318室组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论坛。我校社会实践课程教师胡智林,我校暑期社会实践金奖实践团队团长张达頔、陈杰敏与我院本科2014级学生共话社会实践,分享成功经验。

立足可行选题,开展深度实践
张达頔首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她的实践团队的实践内容和成果。紧接着她谈到,兴趣是社会实践选题的关键,找到队伍成员感兴趣的实践方向是后期实践工作的强大动力。选题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创新性,要有切入点,以小见大,这样才能把实践课题做得有深度、有意义。她建议没有经验的同学可以从传统项目入手,以往届的优秀实践团队作为参考对象,通过学习往届团队的实践方法、总结实践要领,以此开展自己的社会实践。
明确团队分工,加强团队合作
陈杰敏为大家播放了他的实践团队制作的微电影《大山的那一头》,结合微电影他也向同学们介绍了实践团队和后期的成果收获。他认为,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团队的合作十分重要,志同道合并且具有团队意识的成员是一支优秀实践队伍的重要保证。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分工,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取得最后的胜利果实。
细致收集素材,注重成果转化
专题论坛最后同学们积极发问,三位主讲人就同学们的疑问都一一作了详细解答。胡智林谈到,在同学们有了大致的实践思路以后要及时联系指导老师,共同讨论、研究后确定选题方向,之后要利用各方面资源联系实践地点,确定实践地点之后要进行预调查,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清晰实践方向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由实践成果确定收集的素材,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一定要认真进行,为后期成果转化做好充足准备。胡智林说,社会实践要需要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合理评估自身能力,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量力而为。
专题论坛持续两个多小时,整场活动气氛热烈,同学们也获益良多。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论坛,使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帮助同学们做好准确的自身评估,为后期的实践准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