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开展“校友话就业”主题讲座,活动特别邀请我院优秀校友、首钢京唐公司总工程师朱国森主讲。院长张立峰、副院长王春义出席本次讲座。
张立峰首先致辞,他代表学院向朱国森校友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对他回母校与青年学子分享奋斗经验表示感谢,希望他的榜样力量能为青年学子今后的就业道路提供借鉴和参考。之后,张立峰为向朱国森颁发学院“成长导师”聘书。

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什么
朱国森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会制定目标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学期间的规划与目标可以相对具体,在两三年内予以实现。学习能力会陪伴自己终身,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均能使人受益。招聘者通常有“有知识不意味着有能力,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的共识,而零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要从头学习一切工作,此时拥有更高学习能力的人才就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是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在企业中尤为突出。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当具备出色的个人能力,也应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呢?朱国森以自己在大学时期担任学生会主席的实际经历举例,他说:“在大学时应多参加学生组织,在完成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提高组织和沟通的能力。”他还提到,在日常交往中要留心向他人学习,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情境,会怎样处理,在不断思考中进步。

就业的准备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朱国森说:“谦虚与实干是招聘者最看中的两种品质。同时要做好知识储备,时刻准备把握机会。”他还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导师陈先霖院士的一段话“科研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不知道不知道,二是知道不知道,三是不知道知道,四是知道知道”。工作中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有所收获。

对于正为就业所迷茫不安的同学们来说,朱国森校友的谆谆教诲犹如迷雾之中的一盏明灯,指引出未来的方向。同学们在讲座中受益匪浅,进一步加深了对冶金专业就业的认识,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路多了一份思考与感悟。
(责编: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