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奋进七十载,鼎新强刊向未来。5月8日,由学校主办的《工程科学学报》70周年刊庆大会暨第一届工程科学“求实”科技论坛在京举办。本次大会旨在庆祝期刊创刊70周年,进一步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搭建起工程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大会现场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科技期刊处副处长顾洺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综合处四级调研员王骁,学校校长杨仁树、副校长彭庆红,学校教授、工程科学学报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爱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以及学报编委、青年编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界、期刊界的近300位嘉宾出席大会。本次大会由学校期刊中心、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期刊编辑部共同承办,刊庆大会由期刊中心主任李洁主持。

杨仁树讲话
杨仁树表示,学校“因钢而生、依钢而兴”,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引下,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他指出,《工程科学学报》依托学校一流学科资源建设,70年来围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获评多项荣誉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他强调,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实施“鼎新强刊”跃升发展计划,把办好学术期刊作为一流大学建设一项重要支撑,打造全球一流学术交流展示平台,为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吴爱祥讲话
吴爱祥代表期刊编委会和编辑团队讲话,回顾了期刊的创刊和发展历程,肯定了办刊团队多年来的努力和成绩。他表示,《工程科学学报》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科技创新,推动关键产业新发展,致力于为广大专家学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他强调,站在新的起点,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务实的学术品格,坚持守正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助力学科和行业发展的作用,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科技期刊”的目标奋勇前进。

张铁明讲话
张铁明代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向《工程科学学报》创刊70周年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了期刊在学术水平、出版质量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表示,《工程科学学报》要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继续向一流科技期刊迈进。
《工程科学学报》编辑薛杨汇报了期刊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从历史沿革与荣誉、近年探索与发展以及未来规划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特别提到,在学校“鼎新强刊”跃升发展计划支持下,期刊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表示,在上级与校领导支持、主编及编委团队带领下,编辑部将继续履行好学术期刊责任,建设好工程科学领域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特刊发布仪式
大会现场举行了《工程科学学报》创刊70周年纪念特刊发布仪式。杨仁树、吴爱祥、赵春江、顾洺玮、王骁、彭庆红、张铁明共同点亮灯柱,送上美好祝福。该纪念特刊由吴爱祥院士作序,收录29篇文章,涵盖矿物、冶金、材料、信息 、控制、能源和环境等工程科学领域,汇聚了院士团队与知名学者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赵春江作报告

何满潮报告
刊庆大会后,第一届工程科学“求实”科技论坛正式召开,吴爱祥院士主持。论坛特邀赵春江院士、何满潮院士作主旨报告。赵春江院士围绕“发展农业工程科技——建设农业强国”,分享了专业见解;何满潮院士报告以“开放科学与期刊建设”为题,深入探讨了相关议题。
当日下午,论坛还设置了3场分论坛,分别为“矿业、安全分论坛”“冶金、能环、材料分论坛”和“人工智能、自动化分论坛”。各分论坛现场,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分别带来精彩报告,共同探讨学术前沿,碰撞思想火花。

大会合影

70周年刊庆特刊封面
《工程科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领军期刊,1955年创刊,曾用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由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爱祥教授,主要刊载信息、控制、矿业、冶金、材料、能源、环境等工学领域高水平论文。目前被EI、Scopus、DOAJ、中文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先后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等多项殊荣,入选《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冶金工程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材料腐蚀与失效领域中文高水平期刊。
(供图:期刊中心)
(责编:付云笛、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