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

2025-04-07
单位(作者):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4月1日,由学校牵头,冶金学部主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张建良教授负责,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徐春保教授团队等6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毛新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姜涛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张东柯教授,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长江学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天华教授,项目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教授,重庆大学原副校长白晨光教授,东北大学炼铁研究所所长沈峰满教授,中国钢研集团副总工程师齐渊洪,宝武中央研究院炼铁所副所长陈令坤,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兰杰、宝武太钢集团首席专家张华和北京科技大学财务专家杨玲莉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副校长张卫冬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靖元主持。

张卫冬表示,学校将严格遵循科技部的相关管理规定,完善全流程监督机制,为科研攻关提供多维保障支撑。项目团队要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高炉清洁冶炼等前沿领域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科智慧。

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杨天华对该项目作出高度评价。她指出,该项目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是落实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他强调,项目组需制定详细技术路线,确保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增量,同时呼吁各参与单位打破壁垒,加强协同创新,建立高效沟通机制,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

项目负责人张建良从项目背景与合作方案、目标设置与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任务分解与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与风险应对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境外合作方负责人徐春保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技术互补优势,加速生物质冶金技术成果转化,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切实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各参与单位负责人分别围绕理论体系构建与工程示范验证等支撑维度,针对细分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进行补充说明。

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和质询,充分肯定方案在目标导向明确性、科学问题聚焦度、技术路线合理性及实施路径清晰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一致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同时从标志性成果提炼、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

“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是围绕“双碳”战略背景下钢铁行业低碳冶炼与绿色转型的需求,推动生物质炭在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大规模应用,着力为我国“双碳”目标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为钢铁行业的低碳绿色转型贡献“北科”方案。

(摄影: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