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我校入选3项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2025-02-22
单位(作者):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推选结果,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结果公示等程序,最终我校有3个项目入选。其中,《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探索与实践》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钢铁思政”培育时代新人,打造“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育人共同体》入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段晓芳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自2018年开始评选,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旨在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性、引领性的精品项目。

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联合行动大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聚焦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倡议并联合75所行业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发起成立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实施八项联合育人行动。在教育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共同指导下,成员单位联合实施“钢铁精神”探源工程,打造钢铁人精神支柱;开展“大思政课”创新发展论坛、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卓越工程师训练营、“万生进百企、钢铁筑脊梁”青年师生主题实践、青年教师暑期学校、“青年人梯”专家辅导员巡讲等活动;与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与包钢、鞍钢、宝武集团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24年举办活动10余场,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学校领导多次受邀在省部级会议汇报分享经验做法,相关活动受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官网等主流媒体首发报道260余条。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大思政课”金课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钢铁思政”培育时代新人,打造“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育人共同体

“钢铁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育人共同体是由学校与北京市海淀区经过深入磋商成立的覆盖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志新学校(原学校附属中学)的一体化实践育人共同体。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组织协同、抓好教师队伍、推动校际合作,以丰富的科技创新教育资源为基础,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围绕各学段开展“螺旋上升”的四个层次专项活动,推进一体化育人体系落地落实。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中国式现代化’解读”“赶考之路——香山精神”“科技创新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设计多套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案,制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视频课,上线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衔接大中小学段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获2024年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典型案例二等奖。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国际研讨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段晓芳

段晓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先后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工作,近5年主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北京高校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社会实践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作成果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一引擎四驱动”工作思路,即以思想引领为引擎,以打造实践育人样板、创新数字思政载体、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深化中外学生事务交流为四个驱动,努力构建思政育人新范式。她发挥思政专业和国际化双重优势,创新打造寻访“中国精神”关键品牌、“数字马院”关键平台、中外学生事务交流关键课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关键任务四个关键载体,驱动工作创新发展。

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近年来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校将以本次项目立项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拓展“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校思政工作队伍育人水平和学校思政工作育人实效,培育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供图:学工部)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