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以钢铁精神为内核、“四梁八柱”为支撑的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努力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一、凝练“钢铁精神”内核,坚守立德树人使命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科技大学始终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频共振。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从“缺钢少铁”“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钢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高精尖特’产品大批涌现”的伟大历史跨越,奋力开启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发展新路。一代代中国钢铁建设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用汗水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钢铁工业生产体系,这不仅创造了世界钢铁史上的壮丽奇迹,也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成为支撑和铸就大国崛起的钢铁脊梁。75年光辉历程,孕育和塑造了行业特色鲜明的宝贵精神——“钢铁精神”,即“矢志报国、百炼成材、铸就脊梁”,其内涵体现在5个方面:“自立自强、矢志报国的钢铁信念;坚韧不拔、勇承重载的钢铁品格;求实鼎新、百炼成材的钢铁本领;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钢铁意志;奉献人民、铸就脊梁的钢铁情怀”。
北京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为己任,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为我国钢铁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钢铁行业背景高校独有办学优势和特殊职责使命,将弘扬钢铁精神、打造钢铁文化作为强化价值引领、塑造学生品格、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途径,为培养钢筋铁骨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第一,深挖钢铁精神内涵。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组建“钢铁精神”研究阐释课题组,编写《人梯》《师韵》《钢铁铸就时代精神》等系列书籍,举办“钢铁精神”阐释研究交流会等,从历史溯源、文化传承、价值体现、精神特质等方面系统阐释“钢铁精神”内涵。第二,打造钢铁精神交流展示平台。学校围绕传统金属工艺中的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细金工艺三大主题方向,建设完成以“贝壳工坊”为辐射的钢铁文化系列实践基地,开设矿业展厅、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标本展厅等多个文化展示基地,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华历史中的璀璨矿冶文明。积极策划古代钢铁技术发明创造展、钢铁文化展,为钢铁文化交流展示提供平台支撑。第三,推动钢铁精神浸润校园。学校充分挖掘钢铁行业背景高校的文化积淀,实施“新时代‘钢筋铁骨’文化建设行动”并出台专项工作方案,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切实将钢铁文化有机融入到学生“见、思、悟、行”等一系列日常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钢铁文化魅力、领悟钢铁文化内涵、传承钢铁文化精神。开设“中国传统金属工艺”“中国青铜器”等钢铁精神传承“课程群”,深受学生喜爱。举办各类高水平冶金文化论坛,依托“金艺求精协会”和“非遗保护传承协会”两大社团,深入学生开展百炼钢锻打、古代冶铁风箱技术研究、古代青铜器范铸工艺研讨等各种学术和兴趣活动。创作《燃烧》《淬火》等六部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创“大师”系列话剧,并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重要奖项。
二、铸牢“四梁八柱”根基,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实效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北京科技大学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来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引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学校两封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发展,深挖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育人优势,将钢铁精神价值内核贯穿于课程主渠道、日常主阵地、实践主平台、育人主力军,通过搭建“四梁八柱”,画好“钢铁思政”同心圆。
第一,筑牢课程主渠道,打造“钢铁金课”。聚焦课程教学环节中思政“盐少、味淡”等问题,为课程提供精神营养,在切实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中打造思政“厨房”、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育人“厨艺”,实现源源不断的创新。一是推动思政课提质创优。打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立体化教学、“数字马院”信息化平台“三张名片”,把讲好“大国钢铁”故事作为思政课的“基本章节”,引导学生从老一辈“钢院人”和新时代北科人“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不变追求中汲取精神养分。二是推动“课程思政”融合增效。打造以院士领衔的“大国钢铁”公开课、学科思政论坛、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主的三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隐性思政”功能,强化专业引领与价值教育,推动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学科个个树品牌、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投身行业发展的自豪感荣誉感,增强学生在“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使命担当。
第二,夯实日常主阵地,扮靓“钢铁摇篮”。坚持“三化、四转、五注重”工作理念,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三化”即“精准化、精实化、精品化”工作导向;“四转”即实现内容供给由“大锅饭”向“分餐制”转变、话语体系由说教式向启发式转变、教育方式由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传授形式由单向式向互动式转变;“五注重”即注重思想引领、学生主体、实践养成、文化育人、多维关爱,赋予学生点对点、线连线、心贴心的教育指导。一是“浸润式”强化教育引领。构建思想引领、成长助力、管理服务的日常思政体系,着力打造一系列近、小、实、亲的品牌育人项目,在保持钢铁底色、锤炼钢筋铁骨的同时,赋予“钢铁摇篮”新的时代特征。二是“多维度”繁荣钢铁文化。建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展室,形成“一馆一室多展厅”场域育人共同体。实施“馆、册、片、书、剧、景、节、展、网”九个系列“钢铁文化”展示工程,让钢铁文化成为校园流行文化。连续7年举办“礼敬中华·文溢满井”传统文化节,获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示范项目。
第三,用好实践主平台,锻造“钢铁意志”。坚持将社会实践作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推进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识家国情、立报国志,在体育锻炼中锤炼学生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品质。一是用好社会实践“传家宝”。率先在全国高校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构建“大实践”育人模式和体系。每年组织6000余名学生、500余支实践团走进乡土中国、行业一线,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国精神寻访”主题实践总行程6.3万公里,持续绘制北科版“中国精神地图”,“孟子居”电商扶贫实践团3次受到《新闻联播》报道,并作为代表收到总书记回信勉励。社会实践课程先后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被《求是》杂志誉为“社会实践的北科大模式”。二是发扬体育育人“好传统”。将锻造学生钢筋铁骨和钢铁意志作为体育教学目标,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同时为不同年级本研学生开设学生喜爱受用的52项体育项目选修课。常态化开展“钢筋铁骨·体悟北科”体育文化节、“奥运名人堂”“星计划·伴成长”体育公开课等活动,体教融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国争光意识,引导学生增强体魄、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第四,集聚育人主力军,挺立“钢铁脊梁”。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多元育人主体作用,凝聚行业特色育人力量,全方位保障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发展与产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出发点,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等企业合作设立“钢铁脊梁班”,校企联合培养本硕贯通人才,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引导学生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百炼成钢”,以订单式育人实现精准化就业。二是发起成立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学校与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倡议并联合行业背景高校共50所,中国钢研、矿冶科技、中国有研科技等科研院所共6所,鞍钢集团、中国宝武、中国五矿、首钢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共19所,构建起行业联通、资源互通、交流融通的思政创新平台,打造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
三、实施“钢筋铁骨”联合育人行动,汇聚立德树人资源
北京科技大学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和校企合作力量,实施八项“钢筋铁骨”联合育人行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强大的资源。第一,“钢铁报国”三尺讲台育人行动。探索“钢铁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有效路径,邀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讲授“大思政课”,联合打造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思政“金课”。第二,“钢铁脊梁”社会实践育人行动。共建共享实践育人、“大思政课”基地,打造实践育人特色品牌项目,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共融,实现让学生走入钢厂,让工人走进课堂。第三,“钢铁精神”文化浸润育人行动。充分挖掘文化积淀,探寻行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育人路径,着力以特色文化浸润学生、以精神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增强对钢铁行业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第四,“钢铁家园”资源集聚育人行动。高质量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加强党建引领、空间打造、文化浸润、学生参与,合力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第五,“钢铁智链”科研赋能育人行动。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方式载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迭代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项目式推进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协同。第六,“钢铁新秀”产教融合育人行动。示范推广“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开展招生培养、开设课程、科研攻关等,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第七,“钢铁人梯”乐教爱生育人行动。充分发扬老教授“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推进校际、校企师资人才交流互鉴成长,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培根铸魂育新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第八,“钢铁之路”就业创业育人行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校企校地在就业输送、实习实践等方面深度合作,促进校企间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助力学生优秀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