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中国科协科学文化进高校系列活动首场讲座在校举办

2024-06-12
单位(作者):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6月5日,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中科海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学校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协办的“科学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首场讲座在学校逸夫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举办。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冯立昇教授以“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及其文化内涵”为题开讲。讲座由学校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主持。

讲座现场

冯立昇通过介绍《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的广受关注,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对象,即中国的技术文化。本次演讲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西方对中国重大发明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发明的界定、分类与“三十大发明”的遴选;中国技术创造的科学文化内涵与传统技术的持续性;中国技术创造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冯立昇作讲座

冯立昇首先聚焦于培根眼中的“伟大的中国发明”,深入剖析了中西方对中国古代技术发明及其深远意义与内涵的迥异认知。紧接着,他巧妙地将“李约瑟难题”这一史学争论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这种认知差异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对文明内涵的解读。之后,冯立昇从文化传统与全球视野等角度出发,对“三十大发明”的范围界定、遴选依据进行了介绍和论证。他进一步从历史朝代的分类与变迁的视角,系统梳理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所选取的发明的数量、类型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在讲座过程中,冯立昇特别引用了《齐民要术》这一珍贵典籍的书影和原文,强调了古代文献在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溯源、内容确定、脉络梳理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他强调了传统技术绵延不绝、源流可考的持续性,并展示了这些传统技术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最后,冯立昇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技术创造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构想,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在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参与互动。答疑环节毕集中外、贯穿古今,冯立昇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凝练而清晰的回答。整场讲座翔实生动,引人入胜,最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合影留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五千余年而不绝,其技艺成就也是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一颗独特而瑰丽的明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新时代青年承担新的文化使命,激发广大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历史文化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组织以“文明的烛火”为主题,开展“科学文化进高校”系列活动。本场讲座同时也是学校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6讲、传统文化论坛第15讲。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有关同志,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兆华出席。

(摄影:科技史)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