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024-03-24
单位(作者):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3月22日,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学校办公楼306召开。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线上),中国工程院毛新平院士,中国工程院岳清瑞院士,中国工程院柴立元院士(线上),中国工程院吴爱祥院士,中国工程院刘日平院士,日本工程院朱鸿民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王新江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焦树强教授,上海大学任忠鸣教授,东北大学朱苗勇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郭占成教授、张建良教授出席会议,学校科研院、规划办、冶金学科及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校副校长王鲁宁教授主持会议。

_42I5215.JPG

会议现场

颁发聘书

会上,杨仁树为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们颁发聘书。

_42I5268.JPG

杨仁树讲话

杨仁树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实验室重组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学校也将持续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来确保科研的顺利进行,为钢铁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和高品质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贡献北科力量。

_42I5306.JPG

_42I5321.JPG

焦树强、左海滨作汇报

随后,焦树强教授和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左海滨教授就实验室重组情况、实验室运行及研究进展情况分别进行汇报。

在随后的交流与建议环节,殷瑞钰院士和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们进行研讨和讨论,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_42I5330.JPG

殷瑞钰讲话

殷瑞钰院士首先对学校冶金学科目前的发展表示称赞,他指出,学校的钢铁队伍是很强大的,并提出未来冶金生产应该围绕绿色化、智能化和品牌化,在科研中把握宏微观尺度以促进技术创新,要思考如何从现在的规模性发展,转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_42I5336.JPG

干勇讲话

干勇院士对冶金国重发展方向进行高度肯定,表示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是很清晰的,新时期的目标是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先进性和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他对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应当向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_42I5371.JPG

毛新平讲话

毛新平院士首先称赞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低碳冶金方向的研究,并提出实验室应思考如何低成本且高效的做到钢铁的低碳,为未来绿色低碳生产乃至碳回收指明了方向。他希望实验室能够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内继续不断钻研,为中国钢铁钢业的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_42I5342.JPG

岳清瑞讲话

岳清瑞院士作为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就目前冶金国重存在的问题向各位专家和校领导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冶金国重的未来发展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他认为,实验室需要思考未来20年中国的钢铁怎么发展,从问题出发,来研究如何在科研上为中国钢铁发展作出贡献。

_42I5338.JPG

柴立元讲话

柴立元院士表示应该重视钢铁冶金与有色冶金的共性问题——资源安全问题。当前无矿可用、有矿难用、废矿未用等难题,在冶金工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亟待解决。他指出,应当重点发展选矿技术与污染治理能力,持续推动实验室与多方协同、共研共享,取得更大的进展与突破。

吴爱祥讲话

吴爱祥院士对岳清瑞院士的建议表示高度赞同,并提出实验室应当开展实体化建设,扩大专兼结合的专职队伍,以便于解决专职队伍人数不够的问题。同时要立足整体,围绕绿色冶金、低碳二氧化碳等主题,推动钢铁冶金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

刘日平讲话

刘日平院士提出,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后的定位和方向布局,和以前有了本质的不同。重组后应当立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梳理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及时调整需求导向,加强队伍建设。

_42I5374.JPG

朱鸿民讲话

朱鸿民院士表示实验室今后的研究,需要认真仔细思考如何真正做到绿色低碳。同时他提出,要重点考虑研究与建设的未来方向,明晰实验室的定位,在未来实验室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

会议讨论

王新江、任忠鸣、朱苗勇、郭占成和张建良分别分别结合冶金国重的实际需求与具体情况,对冶金国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_42I5298.JPG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得到了专家们宝贵建议和支持。在国家科技部的领导下,在学术委员会和殷瑞钰院士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冶金国重未来将会履行好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社会职责,满足国家及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为推动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技术改革作出贡献。

(摄影:王占奎)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