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亮相:联合就是力量
也许有人还在怀疑——
这一个接一个成立的联盟,是不是就是简单地“把一堆土豆装到了一个个麻袋里”?
其实,联盟的发展也经历过最初的迷惘。
回想起2005年ABO联盟成立初期,作为发起人之一的联盟秘书长张泽工仍记忆犹新:“当时大家就是感觉要组成联盟,要绑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一个个企业单打独斗。但对于干什么,怎么干,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对于急切希望在国际市场接到订单的CRO企业来说,帮其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准认证,是最实在有效的帮助,而标准的存在恰恰是妨碍国内企业承接来自跨国制药公司订单的重要原因。
如今,ABO联盟各成员企业累计已拥有5个通过国际AAALAC认证的实验室、7个通过SFDA GLP认证的实验室、6个GMP车间……“ABO”俨然成了国内CRO企业们打向海外的一张牌。
“从前我们是埋头开发,现在眼光则开始朝上,朝外。”作为长风联盟成员的北京东方通科技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杨桦拿出了他的一组数据,“加入联盟之前,我们企业只有1项专利,没参与过任何标准的制定;现在我们不仅申请了4个专利,还参与了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这样的收获,在长风联盟的企业里并不罕见。
针对国内软件技术封闭、各自为战的局面,长风联盟将技术和标准创新作为工作的重心。2006年,长风联盟加入了国际标准组织OASIS;2008年,联盟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完成了1项SOA相关国标的制定……如今,长风联盟已经成为SOA国际标准组织的核心成员,其成员企业也因此有机会和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标准接轨。
与此同时,软件行业里“同行都是竞争者”的惯性思维也渐渐正在发生变化——
一开始长风联盟组织会员单位的高管们活动时,大家并不“感冒”,但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共同利益,联盟的各家企业渐渐发现了彼此间存在的合作点,继而形成了一个个“小团队”。
2008年末开始,一场金融寒潮肆虐全球。
但联合起来的企业们却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寒意,在他们彼此取暖的同时,不容忽视的,还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来自政府的实实在在的支持。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大力支持联盟成员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09年已经投入近1亿元用于支持联盟的自主创新活动;在刚刚制定的2010年度科技计划项目预算中,继续突出强调对联盟建设及联盟企业的支持力度,安排支持联盟发展的重大项目有43项,科技经费达到3.9亿元,涉及近百家联盟单位。
蓄势待发:逐渐做大的市场“蛋糕”
作为第一批加入ABO联盟的生物医药企业,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与联盟成员一同见证了近年来北京生物医药行业和联盟的成长点滴——
近年来,国内临床前研发外包服务刚刚起步,希望承接临床前研发外包订单的单位不少,但企业规模都不太大、实力不强,在整体水平上跟国外的差距比较大,难以真正参与国际合作。
“抱成团儿,才有拓展国际市场的可能。”经过摸索,不少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随着ABO联盟的组建和发展,通过路演、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ABO的实力得到欧美主要国家的逐步认可,国际订单也稳步增加,昭衍中心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公司负责人介绍,“1995年公司成立时完全是国内服务的企业,到2009年则大概有40%的业务是国际业务。”
来自ABO联盟秘书处的数据显示,目前ABO有15%的订单来自国际市场,金额约占订单总额的25%。可见,原本孤单弱小的“草根”企业,一旦有了联盟“大树”的支撑,不仅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更做大了整个行业的市场蛋糕。
而近年来,随着首都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做强做大,联盟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技术的有形输出,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正当外界因无法获得震中区域灾情而万分焦急时,一个信息源却神奇地绕过重重通讯障碍,透过互联网开始源源不断向外界披露重灾区最新数据。
它,就是由长风联盟成员企业负责改版和重建的阿坝州政府门户网站。
“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做大做强‘长风’品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据长风联盟秘书长肖澜介绍,针对集成应用这一“软肋”,长风联盟除了在成员单位内部搭桥牵线、互介业务外,还通过与地方政府举行推介会、咨询会等方式,目前已与成都、阿坝、南京等城市结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联盟内的许多企业都接到了订单。
截至2009年11月14日,在搜索引擎上有关“长风联盟”的内容达到999万条,相比2006年1月11日的统计结果13.5万条相比,联盟的品牌知名度也获得了飞速的提升。
2009年10月19日,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也正式走出京城,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厦门设立了首家分支机构——厦门服务基地。
“国外测试机构的品牌影响力是全球性的,而我们国内的测试机构,就算是国家级的老大,品牌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因为测试这个东西地域性很强,在全国都不可能辐射得很广。”对于国内外测试机构的品牌差距,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秘书长万荣有着清醒的认识。
正基于此,厦门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北京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在厦门的输出开辟了一扇对接的窗口,更是作为测试联盟拓展服务空间、加强市场运作、打造服务品牌的一项突破。
“这个服务基地尽管是依托中国建筑材料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但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使得厦门的测试业务在联盟里面进行分包,从而形成一种市场化的合作机制。”显然,万荣对在全国设立基地的前景充满兴趣和乐观,“我们下一步计划在2010年至少有四个分支机构在全国设立,三年之后还将至少设立6个分支机构……”
盘活资源:“动起来”的产学研
作为首都,北京是我国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不少高新技术企业脱胎于高校院所,更有无数企业就坐落在高校院所环绕的智力密集区。
然而,“近水楼台”如何轻松“得月”?地理位置上的便利如何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也并非易事。
对于以开发、生产储氢电池材料为主的北京金峰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说,研发初期,就因为无力投入巨大的资本来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无力承担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所需要大量昂贵的科学仪器的使用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
而在全国材料学科重点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尽管拥有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7个国家级、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和其他49个各类实验室,科技条件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但这些测试资源却非常分散,并且主要服务于北科大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利用率相对较低,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谁来给二者牵线搭桥?
2004年北京市科委牵头成立的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最终担起了“红娘”的重任。
2005年12月,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在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这个独立法人公司托管实验室的对外业务,向社会全面开放,成为学校科技资源对外开展分析检验服务的唯一窗口。
“这种机制上的创新,就是将第三方商业化实验室的运作模式,引入首都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上来,在不涉及产权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敏感和难点问题的情况下,实现科技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市科委新材料处处长张继红说。
虽然是商业化运作模式,为了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建立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市科委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机制探索、设备集中和更新工作,并将其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网络。
高校科研资源向社会开放,运转起来的不仅是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强大的专家资源也得以充分发挥。如今,这一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享誉联盟业界的“北科大模式”。
无独有偶。
伴随着2008年以来一次次突发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一个叫做“北京机制”的词又渐渐浮出水面——其含义正是由ABO联盟整合资源,建立关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的机制,从而构建的一种多机构间无缝衔接的合作模式。
2008年初,由EV71病毒引发的手口足病疫情一出现,ABO联盟就率先行动起来,并迸发出了出人意料的巨大能量——
以联盟成员单位为核心,整合优势资源,打破了实验室、学校、企业、政府、地方的各种界限,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EV71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并启动疫苗研制工作,并构建了联盟第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新发传染病快速应急反应体系”。
正是这套体系,在此后的H1N1甲型流感防治、三聚氰胺等事件中,同样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2009年初全球范围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ABO联盟在疫情初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了及时、准确的对接,短短20天的时间,就研制并生产出针对H1N1病毒的核酸诊断试剂,为我国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技术支撑。
难怪有联盟成员如是感慨:“有ABO联盟更好,没ABO联盟不行。”
良性互动,无缝衔接。
我们看到,在联盟搭建的舞台上,昔日“各自为政”的产学研主体如今则是“群舞翩翩”。
而面对发展态势如火如荼的产业技术联盟,欣喜之余,作为主要推动部门的北京市科委则显得很冷静。
因为大家清晰地看到,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产业联盟的运营机制和运作模式还并不完美——
如何形成有效的机制来协调联盟成员的“盟内”合作与“盟外”竞争?如何对联盟内合作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做出明确的归属,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发生的隐患?如何明确联盟的法律地位?……
团结是力量,但并不是团结起来一切都会“OK”。当关乎联盟未来发展质量的一系列新的问题摆上北京市科委的案头,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产业技术联盟的政策性指导和监管也就成了他们新的使命。
当日历翻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抱成团儿”的联盟成员能否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日渐消退展翅飞翔?北京市科委又将如何为勃兴的“联盟潮”推波助澜?
我们将拭目以待。
来源:科技日报 2010年2月9日
责编: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