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与困惑
——基于浙江余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节选)
调研背景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标志着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更警示我们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迫在眉睫”。
我们希望通过这实践活动,能够走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真实性,可靠性,深度调查)去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的怎么样,工作的怎么样,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希望。通过了解他们在城市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城市中哪些拉力,而农村又是哪些推力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调查,唤起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为城乡和谐建设尽我们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调研对象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具体指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现已经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余姚作为一个县级市,农民工所占比重超过了本地人口。而且生活成本较北京等一线城市低,在户籍,教育等方面限制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的阻碍较少。通过对余姚城区、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采访,能够深入了解他们是否能在小城镇完成市民化。
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华北平原上,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7%,但因耕地较少,农村闲置劳动力较多,大量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并且我们的前期调研表明在北京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45%来自山东,为了便于与城市部分的调研相对应,因此选择山东省作为农村部分大省。通过采访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及村庄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在新生代市民化中农村中所的出现的推力。
调研方法
一、深入访谈法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所要调查的对象主要采取了以个案访谈为主的调查方法,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场所、居住场所,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此外我们还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乡,探访他们的亲属和邻居,从和他们的谈话中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些情况。并且,我们还走进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二、观察法
除了与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和座谈外,我们还以旁观者的身份非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以及工作活动。
三、问卷法
此次调研过程中,为了能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我们针对调查对象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并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有选择性的进行了发放。
四、文献研究法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针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比较分析确定重点,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进行了回顾和研究。这些工作对于课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结果及分析
一、“推拉理论”框架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李(Everett·S·Lee)又在此基础上突出了系统的迁移理论,即研究人口流动和移民最有影响的“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将其分为“推力”(push factors)和“拉力”(pull factors)原推拉理论认为迁移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迁移者受到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交互作用而成的。
将“推拉理论”运用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上来,我们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是由其迁出地和迁入地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推拉理论”的解释,这些拉力和推力包括“农村拉力”、“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四大主要力量。而每一力量又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
下面,我们来根据“推拉理论”的总框架,具体阐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各个因素。
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
(一)城市的拉力——来自城市的邀请
1、经济的磁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经济因素成为他们打工目的地的首选。首先,城市的发展空间广阔,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每个人都渴望分到一杯羹。在城市,无论是工厂的技术工人还是企业的白领,各种职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极大的选择空间。再次,丰厚的收入也成为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一大法宝。据我们此次的调查数据统计,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1000元至2000元占62.5%,2000元以上占35.5%(见图1)。
图1:所调研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情况
2、政策的人性化。
(1)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
在我们走访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办公室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余姚市的“积分落户政策”。这个政策通过对专业技能的认证、创新技术的贡献、志愿服务工作的投入等几个方面的进行考核、积分,达到一定分数的标准就可以成为余姚人,截止08年共有5位外来务工人员加入余姚人的行列。
(2)权利维护
在60%以上的大型企业中,都纷纷成立了工会,并积极招募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通过这一合法的组织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更加关注争议的调节。
(3)科教文卫方面的政策
“新余姚人”的评选鼓励这些外来务工的新青年发愤图强,为这个城市做出更多的贡献,诸如此类的一些政策帮助外来务工人拓宽了留在城市的途径,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4)其他方面的政策
为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该机构还推出了基地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并伴有送书下乡进工地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达到素质的提升,体现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同时,该机构还在泗门镇推出“流动式挎包”服务,为部分有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切实解决一部分生活难题。
3、文化的向往。
文化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灵魂。在我们的调查的女性中,闲暇时间选择的购物的人占60.2%,男性多为上网(见图2)。
图2:所调研新生代农民工娱乐活动情况
4、自身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许多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家门的初衷不再是为了周济家用,而是志存高远,趁着年轻气盛,出门闯荡闯荡。
5、婚恋的选择。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市民化的途径除了买房落户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婚嫁落户。由于与本地人婚恋,组成家庭,许多人便理所当然地落户于这个城市,接受这个城市的一切。
6、身份转变的渴望。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是世代的农民世家,他们渴望职业的转变,渴望成为城市的一员,渴望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于是他们毅然决然走出农村,试图摆脱农民的身份。由于在城市居住了一段时间,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土地劳作的陌生与疏离,使得农民工不愿回到农村去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7、“打工世家”的出现。
前辈们打下了一定的江山,才使得后来人不断的涌入大城市,加入打工者的队伍中去。这种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相互依托的模式,成为融入城市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8、中小城市的安逸。
像余姚这样的中小型城市在经济上虽然无法与大城市抗衡,但也没有如此残酷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
(二)农村的推力——家乡的无奈
1、剩余的劳动力。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大厦的根基,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的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还节省了劳动力,而人口却在不断飙升,这样就有一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被挤出,而这种挤出效应最终导致劳动力不得不向城市的转移,改谋其他的职业,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这是农村强大的推力。
2、经济的落后。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现代的工业,单一的工作环境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都是阻碍他们留在农村的因素。
3、生活的乏味。
一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不再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吸引力。他们渴望新鲜的事物,渴望更多的刺激和挑战。
4、跟着脚步走。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98%的人都是经朋友或者同乡的介绍才外出打工的,并直言不讳地说,因为村里年龄仿佛的群体都外出打工,所以自己也出来闯荡。新生代农民工出来打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跟潮,在一些落后农村,出来打工被看成是唯一的能出人头地的道路,外出打工被看做是一种常态。
5、压力的缓解。
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将钱寄回家的人占22.6%,而在这些人中,年轻未婚的人多数不会寄钱回家,已婚有孩子的,由于孩子在老家,会定期寄钱回去。
[NextPage]
三、“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城市推力”与“农村拉力”
城市对于他们有着莫大吸引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推力。于此同时,家乡的拉力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城市的“推力”和农村的“拉力”,客观上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不能长久地留在城市。而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也由于这两支力量的存在,举步维艰。
(一)“城市推力”——一双无情的手
1、政策制度。
(1)户籍政策及相关制度
对于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城市政策及制度的推力是他们融入城市的最大阻碍。其中,“户籍制度”是最重要的原因。
发现有一部分女性拥有余姚当地户口。她们无一例外地是通过婚嫁的方式取得当地户口的。然而,在我们访谈的一百多位新生代农民工中,这样的所谓的“幸运儿”只有5位。
(2)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无法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除没有完善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制度之外,他们的子女教育、就业保障、用工制度、住房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也十分严重。此外,进城务工人员还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保险。
(3)当地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其他政策
我们实践团在余姚调查时,曾与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施海霞进行了访谈。不可否认,余姚市确实为来自余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福利制度。从基础设施到服务工作,余姚市可以说做的都很到位。不过,对于当地的政策,调查团提出了三点疑问——
①外来务工人员政策是否恩泽到每一个人?
受访的新生代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这其中既有宣传力度的原因,也有政策覆盖对象的原因,更多的是政策执行层面上的问题。
(请参看《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政策》)
②“积分落户政策”的“笑与泪”。
“积分落户政策”是余姚市首创,也得到了宁波市的肯定。这是宁波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方面所作的探索。(详见《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户籍登记管理办法》)
余姚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总体来说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般的外来务工人员根本达不到如此高的标准。
③新生代农民工?——政策上的盲区
我们了解到余姚市并没有专门针对第二代农民工的政策。对于余姚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团市委有一些举措,例如对在校学生,引进“新小公民服务计划”、“流动人员走进子女学校”等活动。对于较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关爱和激励。而在政策层面上,确实存在着盲区。
2、经济成本推力
在城市生活的经济成本也会比农村高很多。
进城就业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不但包括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工作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费用,还包括城市生活增加的费用、租房费用等。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政策制度性费用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包括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办理的暂住证、务工证、子女的借读费用等。
据我们统计,在收入分配方面,50%以上的人主要将每月收入用于日常生活,而且日常生活费用占了很大比例。而针对“阻碍您留在当地的因素”这一问题,认为“经济因素”是阻碍自己留在城市中的最主要因素所占的比例达44.8%。
图3: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留在城市的阻碍因素
邹新树在《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中提到了“相对经济社会地位推力”这一因素。他指出,人们不仅追求绝对经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更看重和追求相对经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农民工会在心理上遭受打击和挫折,形成失落感、挫败感、距离感、不公平感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感觉和压力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和抵触的情绪,进而形成城市推力。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然而,这种情况在我们访谈过程中仅有一例,情况还是十分特殊的。
3、文化的碰撞
受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市民往往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
(1)“格格不入”的“外地人”?
“您觉得自己是否是该城市的一员?”这个问题,我们随机访问了16个人,其中仅有3人表示在该城市有一种归属感,其余13人都认为自己与该城市“格格不入”。其中最重要的感受就是“生活方式不同”。
在“人际交往圈中是否有当地人”这一问题中,回答“否”的达70.3%。而“对当地人的印象如何”这一问题中,回答“不接触”的达到53.1%。
在“您的假期有无娱乐活动”这一问题中,回答“没有”的占58.3%,可见一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涉及原因,一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二是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平时工作很忙,也很累,利用假期时间休息的人达多数,基本上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感受城市生活。再加上他们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有限,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人以“格格不入”的印象。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与城市生活脱节。
(2)当地人的“偏见”?
在我们走访的当地居民中,我们发现,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竞争的居民虽然也强调了新生代农民工为这个城市所做的贡献,但多数不太欢迎他们的到来,而一些无关第三人,他们的态度多不置可否,也并不关心。
对于农民工自身,我们也做过相应的问题。“当地人对你们的态度如何?”这个问题上,回答“关心”的有24.3%,“冷漠”的有35.2%,“无所谓”的有40.5%。可见,当地人对外来人口的进入还是不太关心的(见图4)。
图4: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当地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形容了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其中不乏“冷漠”、“看不起人”、“不热情”、“排斥”等词语。
(3)碰撞的后果——心理推力的形成
首先,先展示一组调查数据(见图5):
“觉得自己是否是该城市的一员?”
是——18.75% 不是——81.25%
“离开时是否会留恋?”
会——28.6% 不会——71.4%
“将来是否会回家?”
会——79.2% 不会——20.8%
以上这一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感受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自我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不认同、城市对他们的冷漠,形成了他们对城市的排斥。
图5:关于“心理推力”的相关问题
(二)“农村拉力”——故乡的召唤
农村劳动力的回流,除了城市推力方面以外,农村拉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力才有了这样的流动。
实践团曾在农村劳动力典型输出地——山东菏泽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探访农民工的家人,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数据和结论。
1、情感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父母的角色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起到很大影响。
与父母相对的,孩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婚丧嫁娶等也重大事项也成为家乡的一个强大的拉力。
2、经济及政策因素
家乡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条件有所提升,使得外地的打工者纷纷返程;很多地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不必来到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家乡的乡镇企业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的劳动力需求。
土地同样对新生代农民工独特的吸引力。在我们的调查中,65%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家中仍有土地,其中30%左右家中仍然在经营土地。
不同农村的情况不同,对于当地农民的政策也有所不同。
结论
一、城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权衡“推拉”理论的各个要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首当其冲,虽然经济的发展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一种潜在的吸引力,然而,在城市生活的经济成本也会比农村高很多。所谓的“高”收入并没有从根本上让他们富起来,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自然也没有扎根于城市的经济基础。虽然许多城市对农民工的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想要跨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门槛依旧很高,种种限制依旧将新生代农民工拒之门外。
二、 人在窘途
由于城乡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在生活上、工作上遭遇很多尴尬。当地的人排斥以及心理上妄自菲薄的自我暗示使农民工在非物质层面上处在一个窘迫的境地。心理上的这种隔阂与距离感把农民工们推离了城市。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性质和时间的需要,他们的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导致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城市的文化元素,造成他们进一步与社会脱节。
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市民化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情感上的需要。马斯洛在谈到人的需求理论时,强调了爱与归属的需要,这是需求理论的第三层次。情感的需要可以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到鞭策作用。虽然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打工在外,但是在他们的心底有一份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情分,这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衍生的。对父母的赡养,孩子的教育等等都成为他们市民化过程中的羁绊。他们走在梦想的十字路口,在徘徊中前进。另外,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在左右他们去留的思想,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发展。
来源:新浪 时间:2010-10-20
责编:郭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