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签字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干勇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张少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李新亚、副院长王德成,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战凯,我校党委书记罗维东、校长徐金梧、副校长张跃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签字仪式由张跃副校长主持。
签约仪式上,罗维东书记致欢迎辞。他指出,长期以来,我校与四大研究总院在技术交流、科研合作、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今天,我校与四大研究总院共同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正式步入实质性阶段,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高校与研究院在教育、科研、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的优势互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双方研究生教育和科研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罗维东书记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与四大研究院一起不断探索和创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体制、机制,努力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培养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随后,徐金梧校长代表学校分别与四大研究总院在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上签字。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负责人先后讲话,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阐述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意义,并表示了加强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签约仪式上作重要讲话,指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要,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周济院长强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工程科技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工程科技实践大创新的机遇期,实现战略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功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一批敢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技“帅才”,催生出一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实现双方“合作双赢”的发展目标。周济最后希望,合作双方应紧密结合培养单位实际,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以联合培养为纽带,共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新的合作平台,为中华民族复兴和自主创新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点组织实施的一项试点工程。2010年,我校成为试行与研究院所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生的十所高校之一,目前已与四家研究总院在车辆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五个学科专业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8人,聘请双方导师56人,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