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莅临我校与第四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亲切座谈

2010-12-15
单位(作者):团委

    20101214日晚7点半,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副校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同志来到北京科技大学教工活动中心礼堂,与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四期学员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无框框”交流。屋外的寒风凛冽刺骨,屋里的讨论热火朝天。卢雍政同志坐到同学们中间,就社会热点问题、共青团工作、学生干部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刘爱平同志主持座谈会,大学处处长李骥同志陪同参与了座谈。

    座谈会上,雍政书记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想主义情怀为主线,放眼世界,纵观古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以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为切入点与学员展开交流,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时代赋予这一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明白了当代青年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价值追求,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建立基础教育、学校共青团、社会支持三方联动体系

为大学生创业就业保驾护航

    会议伊始,来自中南大学的学生会主席首先就“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向雍政书记提问,将全场的气氛挑热。

    雍政书记从三方面表达了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理解。他指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需要从基础教育、学校共青团、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入手,而不能只靠共青团“挑大梁”。

    从基础教育层面来说,真正的就业是创业的基础,从以往的实际经验来看,在学校阶段就早早树立创业愿望的人,往往在就业创业中成为成功者,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开始就业创业教育,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让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赢在起跑线上。高校应该担负起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责任,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设计课程相关环节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打好基础。

    从学校共青团的层面来说,共青团要加快推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实战,而不是逐渐僵化成另一个“大考”,另一个“学术竞赛”。“‘挑战杯’不能培养马谡、赵括这样‘纸上谈兵’的人才”,要千方百计做好成果转化的工作;此外,学校共青团还应该在更大范围开展联动,与校内其他部门,与校外的媒体、公司进行互动,采取建立见习基地、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形成一个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体系作战的优势。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必须建立全国性的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现阶段,国家对于创业就业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晚、积累少、政策不配套不健全等原因,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很好解决,国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创新贷款方式,避免走上韩国的大型企业独大、挤压中小企业的道路,真正形成大中小型企业错位和谐发展的模式。同时,雍政书记提到,中国文化环境的改变是一个大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思想,将原始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才能真正发展成为强国。

要有追求真知的理想主义,追寻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来自吉林大学的学生会主席紧随其后,就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中国梦”向雍政书记提问。雍政书记很高兴的讲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分析了提出“中国梦”的必要性,解析了“中国梦”的含义,指出了实现“中国梦”应有的态度。

    雍政书记指出,大学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如果大学生没有思想,不能实现理想,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就堪忧了。“未来国家的发展,99%以上的各领域的骨干都要来自于3000万的各类在校大学生,所以,大学应该有精神追求,大学生更要有精神追求。”

    雍政书记从现今的大学生与80年代大学生的不同谈起,指出80年代的大学生怀有的追求过于炽热,应予以“降温”,而如今的大学生则需要适当的“加温”;成熟、现实固然可以,但现在出现的“现实极端化”、“过分成熟”等现象同样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一定要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在有理想的青年中提倡追求理想,打造现实的“中国梦”。

    从国际上看,“中国梦”不是如美国一般打着人权民主旗号打打杀杀,充当“世界拯救者”的梦,而是要每一个中国人有一个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相适应的理想,是用一种使命、一种精神去引领时代。所以,“中国梦”与其说它是一个具有内涵的名词,不妨说它是一种代称,指代一种追求真知的理想主义精神,而这也正是时代所呼唤的、所需要的精神。他引用《读者文摘》上对于理想主义者的定义,指出理想主义者应该是“脚踏大地,眼望星空,把不可能的变成现实的一类人的总称”,希望所有学员努力追求真知,做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雍政书记还指出,实现“中国梦”,应该对传统文化一分为二的看待。比如说,宋朝以前的以创新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应该学习,宋以后保守禁锢主义则应该抛弃;实现“中国梦”,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不以体力劳动为耻,不盲目追寻脑力劳动,而是既要尊重脑力劳动者,更要尊重体力劳动者;实现“中国梦”,要立足中国现实,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真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实、人类的文明成果三位一体的中国式民主。

港澳台求同存异,共建未来“十二五”发展蓝图

    随后,来自暨南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就如何更好地促进与港澳台地区交流问题向雍政书记提问,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雍政书记结合十二五规划向所有学员说明了教育改革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雍政书记指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其主线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育改革是关键点,不仅要提高教育体制自身的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还要为整个国家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支持、理论支撑和人才资源。教育要真正达成教书育人的目的,传送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养成信念,开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

    对于与港澳台同学的交流应该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分别对待,对于港澳地区,学员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港澳台的同学多讲历史,增加对祖国的认同感,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对待台湾则要将国家认同问题、民族认同问题放在首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多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

    最后,雍政书记还针对中外大学生的异同及中国大学生如何借鉴和发展、大学里学生会主席选举等问题一一与学员们进行了交流,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会主席徐佳高兴地说:“雍政书记从大学生就业创业、青年梦想、学联学生会组织建设方面与我们展开的交流,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成长指明了方向。” 座谈会在学员们如雷般的掌声中结束。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