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联防联控  防止水痘疫情扩散

2010-12-23
单位(作者):校医院

 

    12月14日以来,我校发现了多例水痘病人,其中有同宿舍、同班、同上课等相关现象,涉及到经管学院、材料学院、信息学院、数理学院、土木学院等,主要集中在管理0901、管理0902班,6号楼8层、9层。经对我校及校外水痘疫情分析,这次的水痘疫情传播性强,但是临床症状较轻。

    目前,病人已在校医院住院隔离或回家隔离。校医院在为有关学生注射水痘疫苗的同时,将加强对隔离患者的管理,要求出病房时戴口罩,同学或家属送去的物品须由病房护士转送。隔离期为自发病之日起14天,痊愈后凭校医院康复证明方能复课。

    同时,校医院保健科已指导病例所在宿舍及周边宿舍开窗通风,并进行了含氯消毒剂的喷洒消毒,对病例所在的学院发放了消毒药片并指导消毒,且建议后勤加强对所有宿舍楼、教室的日常消毒并现场督导,建议学生宿舍进行卫生大扫除,通知与患者密切接触学生注射水痘疫苗。

    在此提示大家:水痘是可防可控的,为了进一步控制疫情的蔓延,下面介绍一下水痘的防控知识,希望同学们予以重视。

    一、基本知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患者的疱疹液污染的物品传播,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但成人亦可发病,且症状相对重一些。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发病较急,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也可有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疹期。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各期的皮疹并存。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初期表现为小红点,容易被误诊。

    水痘的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水痘传染性极强,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免疫缺失患者水痘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发,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病后10天至半个月左右康复,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

    二、防控要点

    1. 有发热或皮肤上出现水泡、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校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 一旦患上水痘,应及时到校医院隔离、治疗。急性期须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避免抓伤和继发细菌感染。

    3. 病例所在的楼层、房间要求每天定期开窗至少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并用“健之素”消毒公共用具(门把手、桌椅表面、卫生间及水龙头、走廊等)。

    4. 疫情流行期间禁止或减少大型室内集体活动。

    5. 加强对患病学生同班、同寝室学生发热、出疹等症状的监督与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6. 尽可能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水痘患者接触。

    7.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等。

    8. 易感人群还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