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新京报:理工类形势喜人 文科类不温不火(1)

2011-03-21
单位(作者):李飞

 


  求职的大学生们在首钢招聘展位前排起了长队。


  地方政府去高校招聘是今年招聘会的一个特点。

 上一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校园招聘会密集举行,2011届校园招聘已进入高潮。

  职业指导专家曾舒煜指出,企业比以往提早进入校园,从去年9月进入校园到今年2月下旬打响春招第一炮,呈现出先下手为强的特点。与此同时,今年毕业生规模也是空前的,很多学生仍感到不小的就业压力。整体来看,理工类专业大部分就业形势喜人,文科类专业则不温不火。

  企业招聘创历年之最

  记者从各高校招聘会上了解到,由于经济全面回暖,很多企业的招聘规模都创下了历年之最,提供的薪资也比往年高。记者看到,曾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今年全面复苏,金融、房产业招聘企业和数量明显增多,教育、医药、机械行业热度不减。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3月17日举行的招聘会共吸引220余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左右。

  “经济危机时我们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今年感觉蜂拥而至的少了,可见就业形势向好。”人民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黑龙江电视台的石先生说。

  记者从北京工商大学的招聘会现场也看到,今年企业普遍加大了用人需求。中国国际医药卫生公司子公司中国出国服务总公司目前仍有十几个岗位没招满,“今天投简历的有100多个,但大多是会计专业,我们主要需求还是生物、化工、医疗以及小语种专业。”

  郑州中航工业郑飞集团去年企业计划招人100人,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20%,郑飞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培训主管杨灵先生说。

  企业学生都更趋理性

  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企业在选拔人才时,都更看重综合能力,“名校情结”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国企更看重学生干部及获奖经历,而外企和部分大民企更重视实践经历和沟通能力。

  大学生的求职心态越来越趋于理性,更注重工作本身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是否有培训和自我成长机会,对隐性福利更关注,这也使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更受追捧,而外企的吸引力下降。在就业压力面前,应届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追逐热度大幅降温,选择二三线城市较稳定的工作,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选择。

  ■ 招聘现场

  关注1 地方政府进京“入市”招人

  关键词 西部 基层 公务员

  今年招聘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招聘单位多元化。除了比例最大的民营企业外,国家重点支持的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校等也以市场化的招聘会形式招揽人才。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建设厅今年首次组团参加招聘会,招聘负责人叶丹表示,近几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每年都会从北京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今年通过招聘会招人,是希望选择面更大。叶丹表示,今年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很多学生看重的是西部的发展空间及公务员岗位。当日,几名男生在细致询问后,谨慎地投出了简历,两名女生则表示,“还是有顾虑。”

  在人大和北大招聘会上,“大庆市政府欢迎你”的条幅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罗列了近百个职位。招聘负责人称,他们已多次来北京高校招人,学生热情很高。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陈永利主任表示,今年地方政府纷纷来校选拔优秀学生,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的学生也大大增加。从2011年1月起,北京大学已配合广西、重庆、天津、江苏、河南、福建、贵州、辽宁、福建、湖南、北京等地组织部门开展选调生工作,近500名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赴西部基层建功立业作为职业目标。

  除此之外,境外企业也开始委派机构在中国揽才。尼桑、马自达、双日等21家日本的制造、IT、咨询企业通过代理机构进入北京高校招聘。问及地震是否会影响大家的赴日热情,负责人表示,大部分企业未受影响,灾后重建会带来大量机会。

  关注2 毕业生回流趋势突显

  关键词 生活成本 家乡

  “户口问题”是北京校园招聘会的重要主题。今年,能解决户口的单位仍然受到追捧,竞争之下,毕业生回流趋势突显。

  几场招聘会上,记者均看到了来自江苏、四川、山东、天津、河北等省市的企业。记者从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参加今年就业洽谈会的220家参展单位涵盖18个不同省市。陈永利表示,今年学生去京外单位比例有所加大。“学生选择的地域,一是自己喜欢的地方,一是家乡。这个趋势在江浙、四川、重庆更明显。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并没有刻意优先本地学生,但从目前情况看,江苏籍毕业生对公司更有兴趣,且稳定性更强。

  在四川长虹置业有限公司展台前,祖籍四川南充学生张文颖对该公司的职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留在北京还是回家乡我没有特别的倾向,主要看工作是否适合,但其他地方我不会考虑。”张文颖说。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郑琨当场投了两家河南的企业,他告诉记者,之前也通过网络投过河南邮政和研究院,这次来招聘会是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郑琨说,回河南工作是很现实的选择,北京生活成本太高,考虑到买房买车等现实问题,觉得还是回河南性价比高。他对于在河南工作的薪酬期待是3000-4000元,北京则是7000-8000元。“如果公司解决北京户口,但待遇很低,我也不会考虑。”

  关注3 国企招聘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 户口 体制内 稳定

  今年校园招聘会上国企与民企是绝对的主角,从学生的关注情况看,国企又占了绝对的上风。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招聘会上,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在展示板上特别附注了“国企”二字,从双选会开始后持续一个半小时,他们的展台前面始终排着三到四米的长队。“我就是看到它写明国企,所以过来看看。”中国工商大学大四市场营销专业的孙同学说,“国企假期稳定,能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同样中意央企的还有长春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研究生陈同学,“央企解决户口问题,这是我最关心的。”在排队等候投首钢总公司简历时,陈同学说。

  郑琨也告诉记者,在他的同学里70%-80%签的都是国企、研究院。“以往外企的工资是最有吸引力的,但现在国企待遇也上去了,而且不像外企那么累。研究生相对本科生投入大,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大家都有向体制内回归的愿望。”

  虽然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对于研究生,外企在招聘时更倾向于招聘本科生,其次是大专生。但在招聘会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较量中,研究生仍然明显占上风。很多国企的职位注明研究生以上学历,能够解决户口的岗位更是如此。

链接:

1. 首都人才网:理工类形势喜 文科类不温不火

2. 中国青年网:理工类形势喜人 文科类不温不火

3. 新民网:理工类形势喜人 文科类不温不火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1-3-21

责编:郭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