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应我校研究生工作邀请,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为我校研究生预备党员培训班和研究生骨干培训班共300余名学员以“当代研究生的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坚定我校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复杂的时代动因开讲,指出当今世界政治生态发生了新变化。国家之间的博弈存在着政治博弈、利益博弈和核心价值观博弈等三个层面,认为大国博弈秩序发生变更,已经进入了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局面。此外,中国大国崛起带来了新内容,党的执政方式变化带来了新要求,新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新的价值观,多元价值观并存带来了新挑战。这四个“新”均要求我国自身价值体系不断完善,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随后,公方彬教授阐释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分别介绍了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指出了核心价值观具有确立政治信仰、引导价值取向、明确价值标准、规范职业要求等作用。
讲座最后,公方彬教授勉励北科学子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接受、真诚认同,诉诸实践、长期修养,反复强化、不断提升。整个报告会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内容丰富而又意味深长,让同学们在轻松而又意蕴深刻中学到了许多当代研究生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同学们不但被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所吸引,也为公方彬教授25年执著于道德实践,资助186名贫困学生的伟大事迹而“心灵震颤”。报告会结束后,许多同学针对自己的疑问向公方彬教授提问。
公方彬简介:
公方彬大校,现任国防大学政工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公方彬教授从军27年,曾3次参加边境作战,荣立一等功2次,三等功4次,获二级英雄模范奖章,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在内的国家、军委、总部赋予的研究课题88项,出版著作或参编著作28部(套),发表文章200多篇,个人著述达500余万字。现为全国青联常委、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是团中央等九部委聘请的“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他撰写的《构建当代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发表于2006年9月4日的《解放军报》,因此被《光明日报》评价为该领域研究第一人,向军委、总政提交的研究报告明确建议确立军人核心价值观,此建议写进2007年底胡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