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在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厅隆重举办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作为百名学子之一我校冶金学院2007级博士生张国华荣获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为我校争得无限荣誉。校团委副书记孙长林老师带队,学术科技部协助组织我校学生50余人应邀参加颁奖大会。
随着欢快的迎宾曲,伴着热烈的掌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邓小平亲属及诸位领导出席颁奖大会。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是由邓小平同志生前全部稿费设立的公益性基金。基金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主要奖励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大、中、小学生,每年100人。颁奖仪式结束后,创新奖获得者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超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从对化学的好奇,到对化学的热爱和痴迷,从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银奖到6项发明专利的获得,这是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是一种科技创新精神的蜕变过程。在场的每一位学子都被这朴实真诚的获奖感言所打动,更加坚定了自己走上科技创新道路,为国家繁荣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我校获奖学子2007级冶金学院博士生张国华,师从周国治院士,是我校2010 “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 之一。在冶金领域多项工作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熔渣的粘度和电导率的预测上,系统地发展了粘度和电导率模型首次得到硅铝酸盐熔体的粘度和电导率的定量关系,并且得到冶金大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Mills教授的高度评价。朴实的面庞,真诚的心态,踏实肯干的科研作风无不展现了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魅力。
通过此次颁奖大会不仅深切缅怀了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更是与会学生聆听伟人事迹,感受科技氛围的一场精神盛宴。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