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教育部网站: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推进“红网工程”建设

2011-10-20
单位(作者):佚名

 

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推进“红网工程”建设构筑青年思想引领和红色文化传播新高地 

  北京科技大学紧跟互联网发展新动向,依托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探索建立起一支涵盖团学干部、思政课教师、学生意见领袖在内的网络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队伍,努力在网络新媒体中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语言和沟通方式,组织、引导、服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辟“主战场”,紧跟社交网络发展动向,起点前移、勇于尝试,逐步将校园学生思想动态观测和思想引领的重点转移到社交网络中来。2006年以来,北京科技大学在刚刚兴起的人人网(时称“校内网”)上开设页面,发挥内部发放通知、联络团队感情的作用;2009年底,学校团委分别开设了以思想交流为基本宗旨的“贝壳热评”和以信息发布为主要目标的“北科大青年”人人网主页,并经联合重组为“E-北科大青年”主页;2010年初,团中央提出“红网工程”建设方案,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大学生的上网习惯”调查,将舆情观察和思想引导的重点转移到社交网络上来;进入2011年,“E-北科大青年”人人网北京科技大学好友突破1000余人,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官方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正式上线,在有效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掌控导向的基础上,开始尝试通过直接的话题策划和焦点讨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工作,至此,社交网络已成为北京科技大学开展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主战场。

  ——组建“主力军”,坚持“信息员”、“评论员”与“引导员”协同作战,建立起一支立场坚定、触角广泛、能力出众的网络思想引领工作队伍。一是成立一支常态化的网络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信息员队伍。成员遍布各个学院,作为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主力军”定期发布《青年思想?正流行》内部参考,维护E-北科大青年人人网主页,实时掌握、引导学生思想动态;二是不断加强各级团学干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学生干部中发掘意见领袖,成立评论员队伍,实现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深度覆盖”,确保学生的错误观点能够在辩论中得到有效矫正;三是学校与思政课教师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强化教辅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思政课教师成为引导员队伍的主干力量。一方面邀请思政课教师对团学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发动团学干部积极分享、营销思政课教师个人主页,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力。

  ——牵引“牛鼻子”,在实时观测和深入研判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紧跟关注热点,直面舆论矛盾,达到矫正思想、引领大众的效果。信息员队伍保持“及时迅捷”,在第一时间掌握新闻信息,为评论员、策划员创造足够的时间来占领学生们的思想空白;评论员队伍“直面矛盾”,结合现实性、历史性,及时分析、解决、突破社会上的舆论围剿,引领学生正确填补思想空白;策划员队伍善于“主动出击”,未雨绸缪,去主动策划一些可能会使青年思想产生分歧的话题,通过策划和评论员的引导,使相关争论在可控范围内下降热度,从而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例如,围绕近期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E-北科大青年人人网主页先后刊载或转载了《西方媒体请别编“两会”故事》、《中大副校长目击地震:得知核泄露后没人责怪政府》等系列文章,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审视问题,为青年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或引导,引发了较好的传播效应;对于围绕日本地震产生的种种偏激论调,工作组一方面批评部分同学不负责任的幸灾乐祸态度,大力声援日本抗震救灾活动;另一方面也极力反驳以不切实际的中日对比来彻底否定中国灾害应对能力的错误言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把握原则性的方向。

  ——传播“红文化”,借鉴网络上流行语言、文体的写作方法,精心雕琢语言文字,确保正确思想、红色文化传播到位。一是成立写作引领队伍,负责相关日记、状态的撰写和雕琢,其中一部分文章既很好的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念,又迎合了青年学生的口味,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应。例如,在学雷锋日到来前夕,团学干部专门创作了“雷锋体”,引起了校园内击鼓传花般的联动,许多同学的人人、微博状态都换成了“学雷锋,攒RP,今天我帮××做了一件××事,向着3.5迈进!”在这种无声的传递中,使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融入到每个青年学生心里。二是依托微博等载体,着力弘扬红色文化。2011年,学校近80%的团支部开通了飞信、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QQ在线红色群组等,全校编发红色短信700余条,并制作建党90周年红色词语排行榜,扩大“红色词条”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此外,学校结合人人网公共平台发起了“我最喜欢的红色短信”投票,集中展示和宣传各团支部推荐的优秀红色短信,并号召全校学生持续地创作和发送微博等,在全校形成传播和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

来源:教育部网站                                     时间:2011-10-17

责编:郭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