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126讲之郭万林院士报告会

单位(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时间:2025-11-05

北科大新闻网11月5日电(通讯员 邓新薇)11月4日,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126讲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教授受邀以《智·能协同 开创未来》为题作专场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跃教授及材料学部相关单位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郭万林作报告

郭万林围绕“智”(智能科学与技术)与“能”(能源、材料与制造能力)的深度融合,系统阐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与战略方向。他讲到,当前我们正迎来一个智能技术与能源、材料、制造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推动“智·能协同”将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新范式。报告介绍了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展现了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郭万林系统讲述了水伏科学系统、清洁能源领域、量子材料研究、类脑计算信息科技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广阔发展前景。此外,报告还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空天装备发展,系统阐述了新材料在提升航空航天结构强度、耐久性及实现智能制造方面的核心作用,凸显了先进材料对国家战略安全与高端装备创新的支撑意义。

郭万林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展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科研创新成果,激发了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郭万林与在场师生就材料设计一体化等问题展开热烈互动,针对师生提出的学术疑问进行了细致解答。

活动合影

材料学部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廖庆亮主持报告会并介绍主讲嘉宾科研方向及学术成就。主讲人郭万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郭万林长期从事航空航天数字科学与智能技术、水伏科学与技术和物理力学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水伏能源、生态和智能,量子生物物理力学,智能纳米材料和器件,以及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他在Science, Nature和Cell系列,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J. Mech. Phys. Solid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600多篇同行评议的期刊论文。2012年和2024年以第一完成人两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并因“对宇航结构完整性耐久性和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获ICCES Eric Reissner Award,2020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摄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姜智颖、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