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7:00,在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了名为 “盛世霓裳----唐人心态与唐代女子服饰变迁”的名师面对面专场,讲座由李怡老师主讲。神秘高耸的帷帽、潇洒伶俐的胡服、轻巧坦露的薄纱衣裙,各种新奇大胆的装束,李怡老师用精彩生动的解说给了同学们疲惫的双眼一次放松的的机会,让同学们在探索唐人心态的同时,欣赏了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讲座开场,老师通过自然环境与气候、社会条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三个方面,细细分析了中国服饰的起源与演变动因。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引申到作家张爱玲喜爱旗袍的原因以及影视剧中服饰的设计与运用。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近三百年的唐代服饰经过长期的承袭、演变、发展成为中国服装发展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唐代服装上承历代冠服制度,下启后世衣冠之径道;另一方面唐朝服装发展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大放异彩。同时,唐朝服装与亚洲诸国服饰的交流融合为人类服装交流发展做出了贡献。唐服装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或女装,都表现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期间,老师多次列举名画佳作分析唐代人们的穿着习惯,比如阎立本的《步辇图》。《画中的羽扇》是贵族的象征,唐朝隋朝皆以人物体积体现人物的地位,因而画面人物显得丰润圆满。
当同学问到老师对于教书育人的态度以及看法时,老师语重心长地道出了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用“术”“气”“道”三字鼓励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要认真学“术”,葆有一身浩然正“气”。最后将“术”与“气”合之为“道”。最后寄语大家一定不能让学习的苦白吃。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