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我校2011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2012-01-11
单位(作者):科研部

 

2012年1月10日,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会在建龙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罗维东,校长徐金梧,副校长权良柱、谢建新、张跃、孙冬柏、王维才,获奖教师代表,各部处、学院负责人及教职工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谢建新副校长主持。校长徐金梧首先对学校2011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致辞,随后科研部部长王西涛总结、汇报了2011年科技工作情况和2012年的工作思路。

更多图片进入

徐校长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的科技工作围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继续强化科研质量和科研创新,把面向国家需求、引领行业前沿作为科技工作的着力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我校科技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我校以国家重点试验室立项与建设、“十二五”开局年各类项目的组织与申报、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等为重点,全面科技工作。“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现场考察、综合答辩和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正式进入建设期。这是我校在继1988年建设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获批建设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确认的“十二五”863、支撑项目共计1.99亿元,已达到“十一五”的69%(“十一五”共计2.9亿元,其中863计划1.79亿元,支撑1.11亿元),重大专项新增9项,经费1256万元。此外,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并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增973牵头项目1项,这是我校在“973”计划综合交叉领域项目的首次突破,至此,我校973首席科学家上升到四人(次),显示了我校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不断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增长趋势,2011年首次突破7000万元大关。同时,学校科技经费保持平稳增长,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奖5项或省部级奖49项,专利数量平稳增长,科技论文质量上升,科研管理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建设全面实施,营造了优良的科研创新环境。

2012年,学校的科技工作将继续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部署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做好“十二五”国家项目的策划、申报和立项工作;2.抓好协同创新,重点做好教育部2011计划申报,北京实验室,推进校院校企协同创新;3.抓好基地建设,重点做好材料和冶金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板带先进装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数据共享网的建设,迎接验收和评估以及省部级基地实体化建设;4.组织好校庆期间科技与学术活动,科技成果、人才梳理宣传,科技合作单位联络,为校庆做贡献;5.推进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表彰会上,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团队代表郭占成教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者朱冬梅博士,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代表谢建新、贺信莱、谭卓英教授、冶金工程研究院,省部级一等奖以上获奖代表纪洪广、曲选辉、张跃、蔡美峰、张建良、武会宾、蔡美峰、胡乃联、王化军9位教授 ,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贡献奖获奖者张欣欣、郭占成、张文明、刘应书、孙冬柏教授,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者巨新、郑连存、李晓岑、王立群、吴群芳教授,科技论文奖获奖者范丽珍、杨槐、吴渊、邢献然、刘雄军、刘传平、万发荣教授,承担合同额超过200万元的科技项目奖获奖代表高永涛等20位教授上台领取了获奖证书。

校领导分别为获奖者代表颁奖。颁奖仪式后,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占成和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吕昭平作为获奖代表分别发言。2011年获批建设的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占成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该团队在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验和体会,介绍了钢铁工业的重要性以及在科研工作中加强凝练基础科学研究思想、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工作;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吕昭平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与组建情况,在科研工作中要深挖热点性、前沿性课题探索,并且强调优秀、协调的团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会议最后,罗维东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罗书记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发布,国家的科技形势和科技政策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的科技工作适应这种变化,在科研经费、成果、科研活动组织、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带来的历史机遇,认真思考、科学规划学校的科技工作,进一步开阔科研视野,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实现学校新的突破和发展;科技工作要突出两个着力点:一是内部着力点,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队伍;二是外部着力点,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加强协同创新,力争在大项目、大平台和大成果上有新的突破。科研人才和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中心,构建一流的科研团队,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校内中青年科学家是学校科技工作获得长足进步的立足点,也是我们始终关注的目标。

罗书记强调,今天的会议,是2011年度学校科技工作的总结会、表彰会。新的一年,科技工作者仍然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积极谋划、充分酝酿、加强联合、适时而动,实现大的突破。让我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拼搏创新,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和显著进展,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摄影:宣传部 田实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