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数学竞赛获佳绩  教学改革现成效

2012-03-29
单位(作者):童楠

近日,一条关于“热烈庆祝我校材料1010班袁慧宏同学、机械0909班熊浩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非数学类一等奖”的状态在人人网上频繁地转发。同学们在衷心祝贺这两位同学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时,心中对他们数学才能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据悉,本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于2011年10月29日就拉开了序幕,全国有500多所高校的大二及以上年级的43648名学生参加了预赛,而经过28个赛区的层层选拔,只有285名大学生进入了决赛。其中北京赛区共有25名大学生参加决赛,8名数学类的学生,17名非数学类的学生,仅有4人获得一等奖。数学竞赛竞争的激烈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袁慧宏、熊浩这样的非数学专业出身的学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对袁慧宏、熊浩的专访中,记者得知除了他们个人与生俱来的数学天赋以及孜孜不倦的后天努力外,老师的教导、学风的熏陶以及学校部门的重视与督促在整个竞赛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熊浩告诉记者,自己大一上学期的高数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有幸被分到了高数快班,快班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就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那堂课让他觉得自己学习高数的路终于要柳暗花明了。袁慧宏也表达了她同样的看法,她说:“我在高数学习上是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数学学习毕竟是很枯燥的,如果没有学校数学竞赛辅导小组老师的帮助,我恐怕坚持不下来,就算是有幸进入了决赛,我恐怕也拿不到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中国数学会主办的,由于是面向全国大学生举办,北大、清华、中科大、同济等高校均积极参加,竞赛成绩的含金量非常高,竞赛结果如何也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今,这一赛事已成为当前全国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全国性高水平大学生学科竞赛。“学校领导、教务处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这一赛事非常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研究型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科研兴趣,从2005年起,我校就实行了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我校数学竞赛辅导老师胡志兴告诉记者。所谓高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范式的应用,即学校根据学生第一学期高数期末成绩的排名,将在数学学习上有较大天赋和浓厚兴趣的学生抽调出来组成高数快班,进行研究型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校选拔优秀的教师进行授课,而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除了清晰地讲述解题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如何得来的。参加高数快班的同学能在这个课堂上受到深度的数学熏陶和较强的专业训练,数学才能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受益匪浅。袁慧宏说:“高数快班的教育让我的思维逻辑更加缜密,这不仅有助于我对数学的分析,更有助于我本专业的学习。”

由此可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取得的累累硕果与我校积极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教务处不断推进本科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学风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09年开始,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的获奖人数逐年上升,如09年3人、10年3人、11年4人(2人获得一等奖)。而且,我校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如不断深化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高等数学多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在北京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全国数学竞赛的成绩,就是有力的证明。

此外,我校对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的政策支持以及教务处对竞赛活动的组织保障等也是促成我校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的重要因素。在政策支持方面,学校出台了多项奖励激励政策。在学生奖励方面有:对获奖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学金奖励;给校级二等将以上获奖学生保研加分;对获奖学生给予创新学分认定,所加创新学分超过6分的部分,还可充抵公共选修课的学分等。在指导教师奖励方面,对获国家级和市级竞赛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在年终本科教学总结表彰会上给予表彰和一次性奖励,同时以展板和光荣册宣传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在组织保障上,以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为例,我校从2009年开始承办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赛区比赛以来,为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竞赛,每年会举行一次校内选拔赛,从大赛的启动、初赛的报名、考试的选拔、校内赛的成绩评优等,教务处、数理学院认真组织、积极协调,充分做好保障工作;对进入决赛的同学,以胡志兴老师为代表的指导团队悉心辅导,帮助同学做好赛前准备,让他们以最佳状态进入赛场。

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的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公共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教务处申亚男副处长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以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学科竞赛等,深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