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中国青年报:科研产生创新 高校学生科技投入龙虎榜

2013-10-19
单位(作者):邱晨辉

即便到了午饭时间,王弘毅也不敢离开自己的展位。这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要守着他那架成本高达3万元的十六旋翼轻质结构飞机。当然,他并不孤单,他身边有不少同学都留下来“看护”自家的高科技作品。比如申静朝,这位东北农业大学学生要“盯着”他那台智能育秧管理机器人,其成本也高达两万元。

本届“挑战杯”虽然在赛事本身极尽节俭,但现场琳琅满目的高科技作品还是透露了一个信息——这些大学生的科研项目,背后一定有着不小的资金支持。

投入不足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中国科研之痛,但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大大改观。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全社会年研发支出已超1万亿元,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更是从2008年的220.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98.8亿元,年均增长22.6%。其间,铁基超导、大亚湾中微子、量子霍尔反常效应等一系列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一一浮出水面。

挑战杯这一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竞赛,其风向标必然将影响着未来创新人才的产出状况。正如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杜汇良所言,“挑战杯不是一小部分人参与的游戏”。而要持续地、更大范围地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自然离不开资金支持。

在挑战杯的决赛现场,中国青年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若干家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了解各校平时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情况,发现不少高校已经建立起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持续投入经费的制度,而且投入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报记者根据采访情况自制了一个高校学生科技投入龙虎榜,目的不在于比较,而是展示各高校对于学生科技活动投入的力度,鼓励更多的高校开展这一工作。

此外,我们还有更多的期待。当学生科技投入这块蛋糕做得足够大时,如何科学地分蛋糕,既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遏制恶性竞争的功利性,仍需要更为完善的机制。

复旦大学:竞赛导向转向育人导向

复旦大学采取条块结合的资金投入方式,就是分为教务处和团委两条线来专项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务处有望道计划、曦园计划在内的三四个计划,通过老师带学生的方式,对大三以上的高年级学生进行投入;其资金规模可达到四五百万元,采用项目申请制。团委这条线则更多地针对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其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主要是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资金规模在100万元左右。与前者不同的是,这一类的项目大多是由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组团。

复旦大学团委书记高天告诉记者,该校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原之上有高峰的投入增长态势。过去,该校一年大约有100万的学生科技资金投入,如今总计有五六百万元。她还介绍,该校科技创新活动已经从竞赛导向转向育人导向,不再只盯着得奖,更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

南开大学:10年投入增长近10倍

当前,南开大学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上的年投入大约是500万元。这一数字在10年前是50万元左右,从2011年起投入增至现在的500万。

据南开大学团委书记李康介绍,科技投入的增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校还增设了许多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持续高涨。此外,类似挑战杯这样大型赛事的获奖作品,不少就是该校大二大三学生进入实验室坐冷板凳坐出来的成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院两级可投入上千万资金

与复旦大学类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采用条块结合的资金投入方式。在学校层面上,教务处可提供300万~400万元的学生专项科技经费,此外,该校科研院每年可提供50万~100万元,用于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团委也有少量的活动经费投入。

校友基金会也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支持的一个来源,按照该校团委副书记顾广耀的说法,这一基金每年可一次性贡献20万~30万元。该校还因此推出一个名为“佑才”的学生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基金,这是一个永久留本基金,每年将利用该基金的运作收益资助在“冯如杯”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团队进行国际交流。

学院一级的资金投入也值得一说。别看学院一级的资金投入规模比不上校一级,但这一级的有效补充,也给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么算下来,顾广耀说,该校校院两级针对学生的专项科技创新资金加在一起可达上千万元。

北京科技大学:全员覆盖,将科研训练纳入必修课

北京科技大学每年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上的投入约是400万元。其中300多万元用于支持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这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至少参加一次,这是该校一项十分出名的“土政策”。

事实上,该校还将科研训练纳入了必修课,SRTP只占其中1个学分,至于另1分,学生则必须通过参加科技讲座才能拿到。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马聪告诉记者,该校还提供近50万元科技奖学金;校友基金会会不定期地捐赠二三十万元的基金,用于孵化优秀的学生科技项目;团委则提供30万元资金,用于举办科技讲座、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总体来说,该校采用给学分、给教材、给资金、给平台、给资源、给政策的六给方式,来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教师不指导创新将被一票否决

哈尔滨工程大学仅校级层面,每年就有200万元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该校团委副书记郭峰告诉记者,该校有这样一条规定,即所有的实验教师,若未对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在对该老师的评价考核时将一票否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除资金投入外,还有激励政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每年给学生投入300多万元的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在华北电力大学团委老师王集令看来,最吸引学生的并非“你能给我多少钱”,而是在考试、升学乃至找工作等方面“有没有用”。

据介绍,该校学生在国家级学科及创新竞赛拿到特等奖,即可获得课外能力素质学分6分,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

这并非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独有的做法。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有类似的激励政策。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3年10月18日

(责编:李文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