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建龙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王维才,党委宣传部部长何进,学生工作部部长于成文,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颖,校团委书记刘晓东,党、校办副主任都基辉,教务处副处长尚新生,校友会、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吕朝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组李晓光,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丽红以及各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及获奖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活动。社会实践部负责人与社会实践新闻发言人“贝壳实践小博士”联袂主持了表彰活动。
精彩的开场视频《青春行走在祖国大地上》将在场师生带回到暑期实践的现场。刘晓东代表课程组介绍了2013年社会实践的实施情况。今年暑假,学校以“走基层感悟复兴·献青春圆梦中国”为主题,组织全校358支团队、总计3341名学生和189名指导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热点调查研究、社会观察“微电影”、志愿公益社会服务、校友寻访生涯规划和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五项行动,课程的教学引导、运行管理与成果转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实践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入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北京市推荐名单,实践育人机制参报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校团委被授予“首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单位等。
明年,课程组将进一步细化课程教学的内容,提升授课质量;进一步加强老师的实践指导,提升实践质量;进一步加强实践项目的策划,提升选题质量;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提升平台质量;进一步编写出版《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提升教材质量;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和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质量;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质量;进一步凝练实践育人精品、营造氛围,提升文化质量,推动社会实践课程取得新发展。
李晓光代表课程组宣读了《2013年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表彰决定》。随后,现场播放了优秀团队的视频掠影,部处领导为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金奖团队、十佳标兵、服务基层优秀事迹、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微纪录片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实践小博士”吉祥物,大会现场洋溢着获奖的喜悦。
获奖师生代表进行了分享与展示。优秀指导教师代表、文法学院时立荣教授分享了她对于社会实践能促进学生理性思考的认识;金奖团队代表城市生存体验团根据实践经历表演了妙趣横生的情景剧《打扑克》;优秀实践志愿者代表、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全国十佳志愿者”李建地同学分享了在降农药危害公益宣讲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心得体会;优秀学术论文作者艾宛欣同学以现场宣讲的形式从大学生的视角展示了关于留守儿童帮扶问题的思考建议;优秀微纪录片主创人员陈可馨同学启动播放了原创作品《粉笔印》,片中讲述了一名乡村教师坚守三尺讲台五十余载的感人故事。精彩的分享展示记载着学生们沉甸甸的实践收获,也折射出2013年社会实践工作的丰硕成果。
王维才做总结讲话。他首先表达了对在社会实践工作中付出辛勤汗水的教师、学生和团学干部的由衷感谢。随后,他深情地回顾了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历史,阐述了实践工作在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课程的顶层设计,做好内容指导、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二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的育人地位,发挥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希望进一步营造实践育人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社会的课堂中“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据悉,2013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将通过“贝壳实践小博士”新媒体平台和文化产品陆续发布,营造北科大校园中“崇实、求实、务实”的文化氛围。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