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这个行业中,他们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年当中,有二百多天的时间亲临一线工厂,沐风栉雨,坚持科研教学。他们没有其它人一样安安稳稳的工作环境,立足实践、置身危险,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伤。他们更没有大把空闲的时间来挥霍,只要工作任务下达,就要火速赶到现场。他们就是冶金工程研究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一群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教工第二党支部成立于2006年11月,由冶金工程研究院的自动化部、传动部和信息技术部共计24位教师党员组成。成立几年来,党支部立足于党员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工程化”的特色定位,始终坚持“创建特色支部,构建坚强堡垒”的发展目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党员教育、党群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时隔三年,他们再次荣获“北京科技大学标杆党支部”,用行动和成果向大家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和奉献精神。
立足实践,吃苦耐劳,科研教学齐头并进
走进自动化部的办公室,偌大的一间办公室却只有3位老师在办公。支部负责人项晓菲老师介绍到:对研究所而言,这是常态。此时大部分的老师都出差了,在工厂一线进行项目调试工作。有些老师甚至一年要有三百多天的时间奔赴外地,一去就是连续几个月。有时候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接到新的项目任务后又得重新踏上征程。
冶金过程控制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如何整合学科优势,把书本上的控制理论灵活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就是以技术的产业化为目的,根据实践需求,把科学研究成果,经集成和再开发,转化为成熟技术,最后再应用到实践之中,形成以“源于企业、先于企业、高于企业、用于企业”为指导思想,以工程应用型技术和成套装备的研发及推广为主线的发展策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迅速成为企业亟需的人才。在近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研究院就业率却能逆势而上,保持较高水平,许多毕业生进入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的企业工作,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线科研教学效果虽好,然而其辛苦程度和危险指数也是可想而知的。大部分工厂都建立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生活相当不便。出差的老师,有时就住在工厂集体宿舍里。由于工程项目对工期节点要求非常严格,工期短、任务重,需要经常加班工作。不但如此,由于部分工厂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碰破、擦伤、被钉子扎了脚等危险状况也时有发生。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老师们依然甘之如饴,毫无怨言,兢兢业业、辛勤工作。支部的二十几位老师积极配合学院的科研与工程并重的发展目标,团结协作、苦练“内功”,发挥集体的力量,严格按企业的技术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多个科研与工程项目,仅从去年到今年,就已经完成了1条板卷横切线、2条不锈钢热连轧和3条铝板带热连轧项目等近10个工程项目,既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也为我校打造出科技转化生产力的品牌。
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党支部硕果累累。近两年来,支部成员配合学院,圆满完成如北海诚德1700不锈钢热连轧生产线自动化系统、宁夏万隆3套1450mm12/20辊单机架可逆冷轧机组AGC与二级系统、柳州银海铝业3300+2850热连轧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在2012年冶金工程研究院表彰大会上,该支部6名成员获得“先进个人”称号,1名成员获得“突出贡献奖”称号。不但如此,在科研方面第二党支部也成果喜人。作为研究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10年以来,支部成员参与研究所负责的纵向课题总经费超过1000万,参加了3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负责并完成了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在2012年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申报中,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有两项课题正式获批启动。
深化学习,加强教育,党员素质不断提高
为不断提高支部的服务水平,自成立以来,教工第二党支部始终十分重视党员的教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推进支部自身发展。
“从电影对我的情感方面来讲,让我觉得只有我们更强大,才不会被欺负。同时,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真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感谢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捐躯的无数中国人和正义国际友人”、“我们目前的社会有种种令人不满的地方,很多人在不停地发牢骚。可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已经在国际舞台占了一席之地,我们的话语全指数也越来越高。这正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改革开放的结果。国强则民强,亘古不变的道理。”以上是摘自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OA系统的两个帖子,主题是“观影十三钗,一种情绪扑面而来,它叫做愤怒”。简短的两段话,表达出他们对祖国热忱而不失理性的爱。这正是党支部党员爱国教育的一部分。《金陵十三钗》播出后,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团的组织优势,及时组织大家进行观看。观看过后,大家都深受感染,纷纷在支部论坛上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极大地点燃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与此同时,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结合研究所自身特点,开展一系列新颖的学习活动,如在重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调试中与热连轧厂党委联合组织了“重温入党誓词,共创热轧辉煌”的活动,极大提高了党员教师工作奉献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支部成员的业务水平,党支部还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举办研讨会,深入专业学习。通过老教师“传帮带”等活动,一些年轻教师能迅速掌握工作要领,提高工作技能。形式多样的支部建设活动将教工第二党支部迅速打造成一个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先进队伍。
真诚付出,无私奉献,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作为教工党支部,服务广大师生群众更是党支部的光荣使命。在教工第二党支部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服务师生为支部发展要义,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辐射面和贡献率,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践教学中,老师们不但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为学生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处处关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老师们自己从不搞特殊化,和学生们一同吃住、一同工作。遇到危险工作,老师们始终走在最前面;面对福利,老师们却自觉往后站,把机会留给学生。
对于需要帮助的老师,党支部也是及时施以援手。今年八月份,研究所的一位老师家里发生了火灾,尽管没造成人员伤亡,但家具、被褥等焚烧殆尽。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和研究所一道及时组织捐款,给困难老师带去温暖。而且研究所还面向广大老师成立专项基金,每当家庭发生重大事情时,这笔资金就会迅速到位,同时也使得帮扶工作趋于常态化。
紧张的工作之余,党支部也积极组织文化生活,多次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让大家从紧张的工作中开脱出来,促进沟通交流,强化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支部会定期举办组织生活,不但有本支部的党员教师参加,还有一些不在教师编制的公司员工。大家在一起交流工作、畅谈生活。通过这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平台,沟通更加便捷,极大带动了党群关系的良性发展。
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能考验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始终不渝的信仰。长期的艰苦工作给教工第二党支部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诚如他们在支部答辩中所说的:“展望未来,支部会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继续发挥党政协作、群策群力的优良传统,依靠团队力量,开拓创新,厚积薄发,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教工第二党支部正以其执着的信仰、勤奋的态度谱写一线教育的新篇章。
(责编: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