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新模式助力维修改革 求卓越获得广泛好评——记后勤服务集团维修班

2014-04-16
单位(作者):宣传部刘蕊

“最近咱们的电工比较辛苦,为了保证学生们暑期能用上空调,大家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各组要加强公共区域的检查力度,班组长带头,把责任落到实处。”每天早晨,后勤服务集团运行保障部维修班都会准时召开晨会,32名维修工人整齐地坐在会议室,认真聆听着负责零修工作的吴卫平副经理布置工作。

在北科大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24小时关注着校园内各区域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状况。每当有报修出现,他们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问题发生的地点,凭借自己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将故障一一排除。

在去年,这个集体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借力新推行的“网格工作区”管理模式,凭借更加快速、高质的服务,这个集体的工作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3年12月,后勤集团运行保障部维修班还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高校后勤物业工作先进集体”。

新思路,好方法,网格管理效率高

2013年8月16日,后勤服务集团零修工作的改革拉开帷幕。明确职责、调动积极性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内容。从调度室墙上大大的校园地图中可以看到,校园被划分为了5个工作网格,称为“网格工作区”。维修人员也被划分为了5个小组,各组设置一名组长,负责承担一个网格公共区域维修任务;对于非公共区域的零修任务,由调度室按轮序分派。维修人员的薪酬与维修项目、维修速度、质量以及维修人员的工作规范挂钩;这种做法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以往的“被动干、派活干”变为现今的“主动干、抢着干”,维修的及时率、合格率、满意率大大提高。

“以前大家都是平均化、大锅饭,维修工作做得多与少在待遇上并没有太大差别,改革之后,大家的工资和自己的工作业绩挂钩了,自然积极性就增强了。”一名维修小组长如是说。改革之后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更足的干劲儿,更快的维修速度,更强的责任心体现在每位维修工人身上。

缩距离,减环节,人员调度速度快

62332630是校园内名符其实的“热线”,这部设立在维修班内四路呼入呼出的电话24小时应答着校园内的报修需求。

接到来电后,调度督查室的工作人员会立刻通过对讲机联络负责该区域的维修工人,携带维修记录单上门服务。这个看似简单的步骤是零修工作改革的一个“重头戏”。曾经的调度室和维修班分别处于不同的办公区域,距离导致了沟通的不顺畅。以前,调度室接到报修后需要传达给维修班,维修班内部再进行人员的调派。零修改革后,调度室变成了维修班办公区的一部分,负责调度的人员可以清楚掌握每位工人的工作动态,在接到报修电话的第一时间指派维修人员。

如今,维修班承诺,接到报修电话20分钟内派出人员上门排除故障。在供暖初期等报修需求量比较大的时间段,如果暂时出现人手不够的问题,调度室会及时致电报修人,告知目前的调度情况及预计上门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有序进行,也不会耽误报修人的时间安排。

重质量,抓细节,改革好评多如潮

新的管理模式带来维修班工作速度的加快,与此同时,维修班每位工人也时刻关注着维修工作的细节。

维修工具放在垫布上,进入家属区住户家要穿戴鞋套,维修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维修需挪动家具要征得客户同意……这些细节每位维修工人都牢记在心。

住在家属区44栋的谈老师依然清晰地记得大年三十家里热水器管道漏水,他一个报修电话,刚刚吃完年夜饭的维修工人王师傅就连夜来到家里修理热水器,让他十分感动。2013年的供暖维修工作也让他不由地赞叹:“以前我们家冬天供暖后温度大概是16、17℃,今年一直是22℃以上,而且还给我们换了新的管子,我们特别满意。”还有很多家属区住户、宿舍区学生寄来感谢信,感谢维修工人无微不至的工作,表扬维修工人的耐心与热心。

注重维修工作的质量与细节还体现在调度督查室的回访上。每个报修电话调度室都会记录在案,待维修结束后则会致电进行回访,回访既是对于维修工人的监督,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维修工作的进展。

在后勤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保障部维修班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伴随着改革进程,后勤集团还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让改革落到实处,体现在每个细节上。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