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实践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北科大青年的校园风尚。暑期将近,围绕“社会实践”进行的讨论再一次成为校园中的热点话题。
今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迎来了课程化建设的第10个年头。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为大主题,组织引导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绘就出最美丽的青春画卷。截至目前,已有近300支团队、3000余名学生组团立项。
“走进六区”专题行动,引导青年“下基层、访民生、作贡献”
学校以实践地域和服务对象为指向,重点开展“走进六区”六项专题行动。一是“走进贫困农村与中西部地区”基层体验与帮扶行动,深入贫困农村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基层体验与帮扶活动,与基层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为基层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走进革命老区”红色寻访行动,重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走过的革命之路,观察对比老区的今昔变化,于实践中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洗礼;三是“走进经济新区”调查研究行动,前往国家级或地方重点发展的经济新区,开展经济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体会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百姓生活变迁;三是“走进城镇郊区”共建帮扶行动,开展“一对一”共建帮扶活动,集中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地方解决实际困难;五是“走进城市社区”公益服务行动,开展社会服务与公益劳动活动,为社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是“走进企业厂矿区”专业实习行动,到本行业的企业、工厂或矿区一线,在生产现场巩固和提高学校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就业综合竞争力。
五类精品实践项目,教育学生“走社会、思热点、长才干”
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热点、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等方向紧密结合,设计推出了五类精品实践项目。一是社会热点类项目,组织学生围绕热点深入社会开展实践,例如“我的中国梦大型走访调查团”,组织60余名学生,以质性研究方法采集不同层次的100名社会百姓,了解生活现状、发展规划和人生梦想,描绘百姓心中的“中国梦”;二是行业发展类项目,例如“‘砸钢记’钢铁产能优化与结构调整大型走访调查团”,组织11个团队,分赴唐山、鞍山、包头、济南、武汉、太原等地,关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与结构优化进程,形成学生视角的调查报告与分析建议;三是就业创业类项目,例如“‘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获奖人群走访调查团”,组织50余名学生。计划走访首都“挑战杯”历届获奖选手,研究分析创业计划竞赛的培训与竞赛环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培养作用,凝练形成观点鲜明的调查论文;四是校友学习类项目,例如“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实践团”,组织60余名学生,面向毕业生校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校育人环节与校友成长成才的相关性,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五是学校文化类项目,例如“重走攀枝花矿发现之路实践团”,组织30名学生重走我校刘之祥教授70余年前勘探发现攀枝花大型钒钛磁铁矿之路,再如“北科大人文历史抢救性挖掘整理实践团”,组织40名学生寻访学校教授和校友,挖掘整理学校历史文化资料,形成珍贵的北科大人文故事集。
“实践小博士”文化品牌,传递心声“善思考、勇开拓、爱实践”
学校自2013年6月开发形成“北科大实践小博士”卡通形象,设计青年学生喜爱的“小博士语言体”,并依托“小博士”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全媒体战略转型。一是课程咨询发布,每周在线举办“小博士新闻发布会”,将社会实践的公开课视频、课程资料与资讯进行集中发布,每期关注度都在1000人次以上;二是在线互动答疑,将学生最关心的125个实践问题内置嵌入微信平台,实现关键词自动回复环节,同时安排团干部进行在线互动答疑,每日消息平均回复次数在2000条次以上;三是团队动态发布,正在研发小博士团队个性化功能模块,实践团队可每日在“小博士朋友圈”上进行图文动态发布,方便学校及时掌握团队信息和学生在线了解全校实践动态。“实践小博士”微信平台目前已吸引粉丝超过3500名,通过全媒体信息手段有效传递了青年大学生“善思考、勇开拓、爱实践”的时代心声。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