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校团委书记会部分成员与来自团委、学生会、学生理论社团的20余名学生骨干举行座谈会,共同学习政府工作报告,讨论青年师生共同关注的“两会”热点,学习两会精神。
感受“信心”——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提振精神
同学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近2万字,没有一句大话、空话、假话、套话、虚话,有媒体整理出报告“干货”100条、“数字”50个,报告文风平实、一份部署、九分落实,要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实现,必须敢于突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政府的执政自信。
同学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各项工作均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路线图和预期具体目标,都体现了本届政府的强烈使命感和工作信心。文法学院张津宁同学说,今年的政府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对未来一年的工作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部署,让老百姓也有了底气。今年政府工作在经济发展方面“稳增长、调结构”,一方面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另一方面,将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同时继续大力发展铁路交通以及水利工程投资建设,以维持7%左右的GDP增速、12%的M2增速、3%左右的通胀目标,来努力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同学们认为,从今年的经济预期中,不仅看到了政府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面的宏观规划和信心,也为政府在民生方面有作为感到十分骄傲。比如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举措,都十分紧密的与百姓生活联系在一起,关系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实在在让百姓看到了希望。研究生二年级的李庆同学认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府在工作方面实事求是,以身作则,也为我们青年大学生做出了行为的示范。
顺应“民心”——社会发生的改变与自身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同学们认为,全国“两会”虽然高大上,但是距离自身很近,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就是平日生活中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过去一年身边正在发生着许多积极的变化,这些问题也正是“两会”上正在重点讨论的议案或提案,与自身的学习生活都息息相关。
同学们谈到,特别是关于反腐败“打老虎”、环境治理、反四风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且津津乐道的“热门看点”。过去一年,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省部级高官接连落马;反“四风”成效显著,使公款吃喝、送礼等群众“身边的腐败”无处藏身,单从本次两会会场布置也可见一斑;环境保护上,政府要求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等,这些具体到数值的要求,反映出了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信心,让百姓们看到了“蓝天”的希望。
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篇章结构由“三大部分”变为“6+X”,有更多的文字阐述新一年政府的各项工作目标。同学们注意到,关于高速铁路修建、出境旅游、户籍制度改革等问题将会给每个人都带来便利。大二年级学生樊晓东谈到,从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个目标数字看到,不久的将来,“高铁修到家门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境外游”都将成为国人的“新常态”。
坚定“决心”——青年大学生一代要珍惜时代、追梦前行
同学们认为,“两会”再一次释放出了本届政府的强烈信心。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要珍惜历史机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本领,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投身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洪流中。
同学们认为,要持续关注“两会”进程,关心代表和委员们的议案或提案,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材料学院赵剑铭同学说道:“‘两会’的重大意义并非只体现在‘两会’期间,我们应当关注代表们的提案是否执行了,老百姓的问题是否解决了,这些才是学习‘两会’精神的意义。”王端同学说:“‘两会’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务实精神,我们大学生要积极配合政府。这次‘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这对我们大学生是个好消息,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据介绍,“两会”期间校团委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一是发起线上话题讨论,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媒体平台发布“两会”热点讨论话题,引发全校师生参与讨论;二是设立“两会观察”专栏,聘请10余名学生会和研究生会骨干、学生理论社团骨干和网络意见领袖代表担任学生“两会”观察员,就学生们关心的“两会”热点进行深度思考,发布专题文章,引导校园舆论走向;三是舆情动态跟踪调研,实施掌握广大学生关于“两会”话题的思考和评论,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或进行网络话题引到。
(摄影:校团委)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