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教授应邀做客“冶金大讲堂”

2015-04-22
单位(作者):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4月21日上午,“冶金大讲堂”第二十三讲在冶金生态楼青钢报告厅举行。应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张立峰邀请,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Jean-Marie Drezet教授来校做了精彩报告。学院副院长陈骏主持报告会,7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并与Jean-Marie Drezet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

2015042101.jpg

本次讲座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题为《采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连铸铝生产过程中热力学现象与残余应力》和《中子检测技术原位分析检测铝锌合金中热应力撕裂现象》。报告中,Jean-Marie Drezet教授对铝合金实际生产连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强调提出铸锭中由于热应力产生的裂纹问题。他从热力学与热应力-应变理论,数值模拟和中子衍射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展示了大量的相关实验性研究成果。Jean-Marie Drezet教授采用中子检测技术原位分析技术,实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对提高生产实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5042102.jpg

交流过程中,在场师生对中子衍射检测技术产生极大兴趣,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最后,陈骏为Jean-Marie Drezet教授颁发了“冶金大讲堂”嘉宾证书。

2015042103.jpg

Jean-Marie Drezet,现任教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长期从事铝的连铸过程和产品质量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多个欧洲研究项目(Empact and Vircast)。2009年,开始着力于采用中子衍射技术来检测工业连铸生产过程中铝的铸坯和铸锭中内在热应力的变化。2011年,通过对实际工业生产铝的连铸过程进行原位中子衍射检测,在确定铝合金凝固过程的刚性温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冶金大讲堂”是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和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学术论坛,旨在为学院师生搭建一个兼具专业性、前沿性、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突出我校冶金学科特色、提升国际影响力,并最终实现建成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助推我国成为世界冶金教育与科研中心的发展目标。讲堂自2012年初创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22讲,邀请对象为国内冶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内冶金及其相关领域杰出学者,国内重点冶金企业负责人以及国外著名大学冶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第一讲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主讲,随后邀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加拿大GIO矿业公司首席研究员等国内外冶金名师作为嘉宾前来交流讲学。

附:前22讲简介:

第一讲、邱冠周:《全球金属资源保障思路与目标》

第二讲、朱苗勇:《我的成长之路》

刘仁东:《高强汽车用钢研发进展》

第三讲、Chris Pistorius(南非工程院院士):《钙处理过程中的瞬时反应的产物以及尖晶石夹杂物的改质》

第四讲、朱强:《国内外高温合金差别》

第五讲、Vladimir Tsepelev(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非晶带退火的最佳工作条件》

第六讲、杨健:《日本炼钢技术的进展》

第七讲、金善孝(韩国浦项):《Implication of Thermodynamics to 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s》

第八讲、古克礼(英国剑桥):《The Old Needham Question and a New Needham Question: Long-term Issues in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第九讲、任忠鸣:《电磁场下冶金过程研究》

第十讲、Laurentiu Nastac(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金属基体纳米复合材料液态成型加工之超声波诱导空化》

第十一讲、Ramana G. Reddy(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稀贵金属提取分离的物理化学基础》

第十二讲、 Michael Notis(美国理海大学):《古代黄铜星盘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荧光分析》

第十三讲、张大平(英国皇家化学会):《Publishing for China’ Which Covers the RSC Publishing, Chemistry in China and Others》

第十四讲、翟启杰:《金属凝固过程与细晶技术》

第十五讲、刘正东:《重大能源工程用特殊钢技术:问题及研究进展》

第十六讲、陈双林(美国TMS学会):《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材料设计软件》

第十七讲、董洪标(英国莱斯特大学):《航空业面对的挑战及对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需求》

第十八讲、孙舒冶(加拿大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安赛乐米塔尔多法自动炼钢的发展》

第十九讲、杨印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大学冶金领域的研究活动》

第二十讲、Seon-Hyo Kim(韩国浦项):《连铸保护渣的传热行为》

第二十一讲、Jung-wook Cho(韩国浦项):《连铸过程中钢质量控制》

第二十二讲:西岛茂宏(大阪大学):《超导高梯度磁分离技术(HGMS)及其应用》

酒井保藏(宇都宫大学):《磁性活性污泥在磁场条件下的废水处理》


(摄影:冶金学院)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