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创新前25强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瑞士、瑞典、英国、美国和芬兰依次占据榜单前五位。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是该指数发布的第九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共同发布。该指数的核心部分由全球经济体创新能力和结果的排名组成,涵...
2016.08.17 -
北京高校超七成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展的“2016年北京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意愿调查”显示,近六成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七成多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北京居就业区域第一位。据介绍,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4所在京高校的1686位应届毕...
2016.08.15 -
专家解读《“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编者按】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
2016.08.08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
2016.08.08 -
中国怎样才能成为数学强国——来自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
多年以来,大家都有一种印象:中国人数学好。但数学家们却不这么想。在8月7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他们认为,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学家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但中国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那么,数学有什么用?怎样才成为数学强国?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数学家给出了建议。数学有什么用“...
2016.08.08 -
中国科技何以引起《自然》强烈关注
从中国科学家的基因编辑技术到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从中国科研之星到中国基础研究态势,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期密集刊文,关注中国科技,并制作了“中国的科学特辑”,罕见地仅以一个国家的科研进步,作为探讨和介绍的重点。《自然》杂志网站6月22日刊文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科研国家,在过去数十年的持...
2016.07.04 -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 中国在5项学科中跻身前十
第六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1日发布,囊括了创纪录的42项学科,成为此类排名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的大学继去年九月《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强悍表现后更进一步,在本次排名的5项学科中跻身前十。排名发布者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著名高等教育、职业信息的独立调研及咨询提供者,其活动遍布全球50个国家,与...
2016.03.25 -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与代表、专家对话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怎样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3月1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题图,左二)、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代表(右二)、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右一)做客人民日报“两会e客厅”,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
2016.03.17
最新阅读
更多>-
2022.03.24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
2022.03.24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能只为“蹭热点”
-
2022.03.24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2.02.11
创造开放环境 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
2022.01.05
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
2022.01.05
大学生就业去向反映社会变化
-
2022.01.05
落实“应考尽考” 呵护每一位学子的读研梦
-
2022.01.05
应当重视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
-
2021.10.15
教育部:让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
-
2021.05.27
应届生“就业难” 为何还有人选择“慢就业”
-
2021.05.20
“天坑”可以成“富矿”: 传统工科专业应改造升级跟上时代步伐
-
2021.05.13
如何带文科研究生的“研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