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主页 新闻投稿
  • 首页

  • 头条新闻

  • 北科资讯

    综合新闻 合作交流 思政教育 大学文化 校友动态 学院资讯
  • 教研在线

  • 媒体北科

    媒体北科 媒体视界
  • 专题推荐

  • 北科人物

  • 视听空间

    图说北科 北科影像 北科校报 在线广播
  • 北科融媒

  • 联系我们

北科主页
  • 首页
  • 头条新闻
  • 北科资讯
  • 教研在线
  • 媒体北科
  • 专题推荐
  • 北科人物
  • 视听空间
  • 北科融媒
  • 联系我们

媒体北科

北科新闻 > 媒体北科 > 媒体北科

  • 北京高精尖论坛聚焦材料基因工程

    北京高精尖论坛﹒第一届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现场11月23日,北京高精尖论坛﹒第一届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享了新材料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探讨了材料基因工程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共同致力推动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发展。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表示,新材料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厚积薄发,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京科技大学积极进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领域,2017年...

    2020-11-24

  • 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聚焦前沿新材料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发言。 王占奎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马海燕)北京高精尖论坛·第一届青年材料科学家论坛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外青年科学家们围绕前沿新材料、数据驱动的新材料发现、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材料研发智能化等开展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主办。论坛共有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450余人参会。80余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

    2020-11-24

  • 李晓刚:永远揣着一颗“腐蚀心”

    李晓刚“李老师总是来得比我们早,走得比我们晚,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惜时如金。只要不出差,他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加班。”在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程学群的眼中,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授李晓刚一刻不闲地耕耘在耐蚀材料领域。他有很多身份,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就是一个学者”,一心搞科研,为国家耐蚀材料需求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守护导师挚爱的事业材料对李晓刚有着一股“魔力”。1980年,步入大学的他毅然...

    2020-11-17

  • 北京科技大学:我们都是“追光者”

    今年“11•11”的中午,北京科技大学的青年广场上热闹非凡。一条印有“光盘行动有我力行”的横幅挂在广场的中央,路过的同学纷纷签字留言;“粮食安全知多少问答竞赛”、“光盘我来绘”等精彩的小游戏也吸引许多同学前来一试身手。兑奖区前,一位同学拿出手机,打开小程序里“光盘一族”的证明,穿着蓝色马甲的工作人员紧接着就把两个红彤彤的大苹果放到了他的手中,“今天你‘追光’了么”,两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这句熟悉的“暗号...

    2020-11-12

  • 北京科技大学以“三化”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北京科技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强化人才高地、深化服务意识,着力构建青年人才培养新机制,实现青年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育得优,努力为学校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优化人才环境,打造青年人才汇聚“强磁场”。不断创新引人用人机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高水平拔尖人才引进计划”“北科学者人才支持计划”,从全球范围内大力引进培育学术造诣高深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建立灵活...

    2020-11-06

  • 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圆满落幕

    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南京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总结大会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章国贤、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吴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处长刘璇璇、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蒋宇霞、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2020-11-03

  • 北京科技大学“大国钢铁”系列在人民网公开课上线

    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是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支撑产业,是承担国家产业责任的主要载体。在习近平总书记推“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指导要求下,钢铁行业如何实现“钢铁强国梦”,为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前行的呢?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人民网公开课联合推出的“大国钢铁”系列课程将为大家一一解惑。课程介绍第一讲 钢铁强国...

    2020-11-03

  • 北京科技大学“弦外知音”非遗调研实践团走进扬州 探寻清音雅韵

    中国古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约3000年历史。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弦外知音”非遗调研实践团探访了古琴非遗传承人刘扬,聆听大师见解,探寻清音雅韵。刘扬,1957年生,扬州人,广陵派古琴第十二代传人。其演奏风格厚重深雄、豪放劲健。在继承广陵琴派“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并济、音韵并茂”十六字风格基础上又具鲜明的个性。如今,将古琴艺术这项非遗传承下去成了他最大的期望。生于古琴世家的刘扬,其...

    2020-11-02

首页上页1...149150151152153...405下页尾页 第/405页 跳转

最新阅读

/ 更多
  • 肥胖说拜拜:一所高校的燃脂计划

    2025-06-24

  • 师生共创!北京科技大学推出原创毕业歌曲MV《再见,再见》

    2025-06-19

  • 专业上“新”了 人才缺口待补 “绿领”生力军培养开启

    2025-06-18

  • 专业上“新”了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点“绿”成金的“碳圈”新玩家

    2025-06-18

  • 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已全面落地 开门研发 共享使用 让专利变红利

    2025-06-18

  • 北京科技大学开展 “低碳向未来”活动

    2025-06-13

  • 好消息!在京多家高校游泳场馆暑期对外开放

    2025-06-12

  • 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第二届“低碳向未来”节能环保文化节

    2025-06-12

  • 京事儿|北京科技大学开设燃脂训练营课程?减重可赢500元!

    2025-06-11

  •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2025-06-11

快速链接
  • 迎新网
  • 公派研究生
  • 心理咨询在线
  • 博士后流动站
  • 校友会
  • 天工大厦
  • 平安校园
  • 学术期刊
媒体链接
  • 中国青年报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人民日报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新华网
  • 北京考试报
  • 科学网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